《秦中》

时间: 2024-12-29 18:30:22

陈仓北去别烟萝,漠漠神皋电转过。

天外三峰朝白帝,关中八水走黄河。

秦灰劫尽龙蛇远,汉殿春空雉雀多。

王气伯图俱灭没,终南晴翠郁嵯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陈仓北去别烟萝,
漠漠神皋电转过。
天外三峰朝白帝,
关中八水走黄河。
秦灰劫尽龙蛇远,
汉殿春空雉雀多。
王气伯图俱灭没,
终南晴翠郁嵯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北去陈仓的旅程,沿途与烟雾缭绕的景色告别。远处的神皋山在闪电中若隐若现。天外的三座山峰朝向白帝山,关中地区的八条河流奔向黄河。秦朝的灰烬已经将龙蛇都驱逐得远远的,汉朝的殿堂春天空寂,只有雉雀在鸣叫。王气与伯图的荣耀都已消逝,终南山在晴空下显得翠绿而巍峨。

注释:

  1. 陈仓:地名,位于陕西省,是通往关中的重要通道。
  2. 烟萝:指烟雾缭绕的景色,常用以描绘朦胧的自然景象。
  3. 神皋:传说中的神山,隐喻高远的境界。
  4. 白帝:指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是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名胜。
  5. 八水:指陕西境内的河流,象征繁荣与富饶的水资源。
  6. 秦灰:指秦朝灭亡后的残余,象征历史的变迁。
  7. 龙蛇:象征英雄豪杰,暗示历史的动荡与变迁。
  8. 王气:指王朝的气运与威望。
  9. 终南:终南山,位于陕西,是道教圣地,象征高洁与长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复初,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诗风多以怀古抒怀为主,作品常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时期,顾复初身处动荡的历史环境,诗中流露出对秦汉兴衰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追忆。

诗歌鉴赏:

《秦中》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诗人以游子的身份目睹了秦汉兴衰,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开篇“陈仓北去别烟萝”,即是对往昔的告别,象征着一种无奈的离去。诗中提到的三峰与八水不仅是地理的描绘,更是历史意象的呈现,暗示着秦汉两朝的辉煌与衰落。

“秦灰劫尽龙蛇远,汉殿春空雉雀多”一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无情,昔日的英雄豪杰如今已成昨日黄花。这里“春空”的意象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繁华的消逝,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

最后两句“王气伯图俱灭没,终南晴翠郁嵯峨”,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对过去的回忆,终南山的形象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整首诗在历史与自然的交错中,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富有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陈仓北去别烟萝:陈仓是地名,北去意味着离别,烟萝象征轻柔的迷雾,暗示离别时的惆怅。
  2. 漠漠神皋电转过:神皋山在雷电中隐现,给人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感觉。
  3. 天外三峰朝白帝:三座山峰指向白帝山,表现出一种崇高的向往与历史的辉煌。
  4. 关中八水走黄河:关中地区的河流奔向黄河,象征着繁荣与生命的源泉。
  5. 秦灰劫尽龙蛇远:秦朝的遗留只有灰烬,龙蛇象征过去的英雄人物,暗示历史的变迁。
  6. 汉殿春空雉雀多:汉朝的宫殿春天显得空寂,只有雉雀在鸣叫,反映出历史的孤独感。
  7. 王气伯图俱灭没:王朝与名将的气运都已消逝,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
  8. 终南晴翠郁嵯峨:终南山在晴天显得翠绿而高耸,象征着自然的恒久与历史的沉重。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秦汉的兴盛与衰落,突出历史的变迁。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结合,赋予景物以情感。
  • 排比:诗句结构的整齐,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有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自然的描绘,表达对时间流逝、历史兴衰的感慨,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陈仓:历史的起点与离别。
  • 神皋: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 白帝:历史的辉煌与荣耀。
  • 黄河:生命的源泉与历史的见证。
  • 秦灰:历史的沉痛与无奈。
  • 终南山:永恒的自然与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帝”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黄河
    • B. 长江上游
    • C. 终南山
  2. “秦灰劫尽龙蛇远”中“龙蛇”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物
    • B. 英雄豪杰
    • C. 动物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1. B. 长江上游
  2. B. 英雄豪杰
  3. 陈仓、神皋、黄河、秦灰、终南山等意象结合历史与自然的描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秦中》的对比,二者都表现出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秦中》则以历史为背景,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秦汉历史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