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吕穆仲寺丞》

时间: 2025-01-01 13:00:29

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

楚相未亡谈笑是,中郎不见典刑存。

(杭有伶人善学吕,举措酷似。

别后,常令作之为笑。

)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来寻桑枣村。

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山寺下水侵门,
每到先看醉墨痕。
楚相未亡谈笑是,
中郎不见典刑存。
杭有伶人善学吕,
举措酷似。别后,
常令作之为笑。
君先去踏尘埃陌,
我亦来寻桑枣村。
回首西湖真一梦,
灰心霜鬓更休论。

白话文翻译

在孤山寺下,水流侵入门前,
每次到这里,总要先看那醉墨留下的痕迹。
楚国的相国尚未去世,谈笑仍在,
而中郎却不见了典刑的存在。
杭州有个伶人,擅长模仿吕洞宾,
他的举止和他非常相似。别后,
常常让我为他发笑。
你先去踏上尘土的陌路,
我也来寻找桑树和枣树的村庄。
回首西湖,真像一场梦,
心灰意冷,白发渐生,不再谈论这些。

注释

  • 孤山寺:位于杭州西湖的孤山上,因环境优美而著名。
  • 水侵门:指水位上升,可能隐喻诗人在此地的惆怅心情。
  • 楚相:指楚国的相国,可能是指屈原等历史人物,表示友好和怀念。
  • 中郎:古代汉朝的官职,这里暗指某位未能见到的人。
  • 伶人:指歌唱或表演的艺人,善于模仿。
  • 桑枣村:桑树和枣树的村庄,代表乡土。
  • 灰心霜鬓:形容心情消沉,头发变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以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著称,善于用生活中的细节抒发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往事的追忆。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寄吕穆仲寺丞》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通过对孤山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提到的“醉墨痕”,暗示了诗人对往日欢乐时光的追忆,水侵门则象征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此外,诗中涉及的“楚相未亡”、“中郎不见”等表述,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生活状态的思考。杭州的伶人善学吕洞宾,表现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暗示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向往。

整首诗的基调虽然蕴含忧伤,但又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正如最后一句“灰心霜鬓更休论”所表达的,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曾经美好时光的留恋。这样的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诗在平淡中见深刻,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山寺下水侵门:描写孤山寺的环境,水流的侵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 每到先看醉墨痕:指每次来到这里都会想起往日的欢乐,留下的痕迹成为回忆的见证。
  • 楚相未亡谈笑是:提及楚国的相国,虽然已去世,但仍有往日的谈笑声,传达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 中郎不见典刑存:中郎指的是未见的友人,表明一种惆怅与遗憾。
  • 杭有伶人善学吕:提到杭州的伶人,展示了一种对艺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君先去踏尘埃陌:朋友已先行离去,诗人对此感到孤独。
  • 我亦来寻桑枣村:诗人也将去寻访乡村,暗示对故土的思念。
  • 回首西湖真一梦:西湖的美景如梦似幻,寓意人生短暂。
  • 灰心霜鬓更休论:感慨时光流逝,心情沉重,不再追究过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来寻桑枣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回首西湖真一梦”,将记忆与梦境相联系,表现出对过去的迷恋。
  • 拟人:水流“侵门”,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不仅在抒发个人情感,也在反映人生的无常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山寺: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环境。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醉墨痕:代表过去的欢乐与美好回忆。
  • 桑枣村:代表乡土情怀与对家乡的思念。
  • 西湖:象征美好而又梦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楚相”指的是谁?

    • A) 屈原
    • B) 刘备
    • C) 曹操
  3. “回首西湖真一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快乐
    • C) 忧伤

答案

  1. B) 苏轼
  2. A) 屈原
  3. C)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具豪放和豁达的情感。
  • 李白《将进酒》:在面对人生的短暂时,表现出一种洒脱和豪情,与苏轼的忧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