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一首示坐客》
时间: 2024-09-19 21:53: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
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
水天浮四坐,河汉落酒樽。
使我冰雪肠,不受曲蘖醺。
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
哀弹本旧曲,妙耳非昔闻。
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
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
白话文翻译
在白露时节,众多的草木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清新,碧蓝的天空中轻轻卷起几缕薄云。那孤独的月光是为谁而来,似乎是为了我和你而洒下的。水面和天空交融,四人坐在这里,银河的倒影映入酒樽之中。我的心情如同冰雪般清冷,不愿意受那些曲调的醉意所迷惑。我仍然怨恨那古琴的琴弦,弹奏时鱼儿在湖中游动,激起阵阵涟漪。哀伤地弹奏着旧曲,耳中响起的旋律却不是昔日的熟悉。良辰美景失去了俯仰的机会,此刻的明月难以分清是朝还是昏。可惜在一生之中,难以完全明了那道理。
注释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天气逐渐转凉,露水增多。
- 孤光:孤独的月光。
- 河汉:指银河。
- 冰雪肠:形容心境清冷。
- 曲蘖:指音乐的迷醉。
- 妙耳:形容对音乐的敏感。
- 俯仰:指观察和思考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经历坎坷,政治上屡遭贬谪,但始终保持乐观,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散文等多种体裁。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九月十五日中秋之际,正值白露时节。苏轼与友人在西湖聚会,赏月听琴,感慨人生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轼的《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一首示坐客》以清新而又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夜的美好景象。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索。开篇“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白露时节,草木清新,天空湛蓝,与即将升起的孤月相映成趣。
“孤光为谁来”一句,直接将孤独与月亮相联系,似乎在问月光照耀的是谁,这不仅是对月亮的感叹,更是对友谊的渴望。接下来的“水天浮四坐,河汉落酒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四人围坐,举杯共饮,银河的倒影让人感受到宇宙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
而“使我冰雪肠,不受曲蘖醺”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醒与冷静。在醉人的音乐面前,苏轼选择保持一颗冰雪般清冷的心,拒绝迷醉于一时的欢愉。他对琴声的怨恨与对往昔的怀念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情感复杂而深邃。
最后两句“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出对生命意义的迷茫,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中秋的月下琴声,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露下众草:描绘了清晨白露时节,草木显得清新。
- 碧空卷微云:描绘了蓝天与轻云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孤光为谁来:孤独的月光,暗示孤独与渴望。
- 似为我与君: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水天浮四坐:人与自然相融,体现和谐。
- 河汉落酒樽:银河的倒影映入酒樽,暗喻诗人与友人的欢聚。
- 使我冰雪肠:强调内心的清醒与冷静。
- 不受曲蘖醺:拒绝沉醉于音乐。
- 尚恨琴有弦:对古琴的怨恨,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出鱼乱湖纹:琴声扰动湖面,象征人生的波动。
- 哀弹本旧曲:抒发对往昔的感伤。
- 妙耳非昔闻:耳中的音乐不再如昔日熟悉。
- 良时失俯仰:美好的时光无法把握。
- 此见宁朝昏:此刻的明月难以分清是早是晚。
- 悬知一生中:对人生的思考。
- 道眼无由浑:对真理的迷茫,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光”比喻月亮,表达孤独感。
- 拟人:如“河汉落酒樽”,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增强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中秋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苏轼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露:象征着季节的转变,清冷与清新。
- 孤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 水天: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 河汉:象征宇宙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
- 琴声:象征情感与回忆,承载着往昔的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A. 春分
B. 白露
C. 秋分
D. 冬至 -
“孤光为谁来”中,孤光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烛光 -
诗人对琴声的态度是? A. 喜欢
B. 恨
C. 无所谓
D. 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苏轼的这首诗更为复杂,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在李白的诗中,主要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而苏轼则是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