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叔骥父子别后怅然怀之三首》

时间: 2025-01-19 20:02:11

客中得君来,念我忘逼仄。

君行竟先我,未免为此别。

自怜性多忤,每负朋友责。

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叔骥父子别后怅然怀之三首 赵蕃 〔宋代〕

客中得君来,念我忘逼仄。 君行竟先我,未免为此别。 自怜性多忤,每负朋友责。 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

白话文翻译:

在异乡遇到你,让我忘记了狭窄的生活环境。 你竟然比我先行,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次离别。 我自怜性格多有不合,常常辜负朋友的期望。 为何你父子之间,相处得如此和谐无间。

注释:

  • 逼仄:狭窄,指生活环境或心境的狭隘。
  • 忤:不合,冲突。
  • 负:辜负。
  • 隙:裂缝,这里指矛盾或隔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在客居他乡时,与友人叔骥父子分别后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以及对自己性格不合群的自责,同时也羡慕友人父子间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客居他乡时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诗中“客中得君来,念我忘逼仄”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也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压抑心情。“自怜性多忤,每负朋友责”则透露出作者对自己性格的反思和对友情的愧疚。最后两句“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则是对友人父子和谐关系的羡慕,同时也反衬出作者自己的孤独和不合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中得君来,念我忘逼仄:在异乡遇到你,让我忘记了狭窄的生活环境。
  2. 君行竟先我,未免为此别:你竟然比我先行,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次离别。
  3. 自怜性多忤,每负朋友责:我自怜性格多有不合,常常辜负朋友的期望。
  4. 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为何你父子之间,相处得如此和谐无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作者自己的孤独和不合群与友人父子的和谐关系,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自省:诗中作者对自己的性格和行为进行了反思,体现了自省的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孤独。作者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自身性格的反思,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逼仄:狭窄的生活环境,象征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压抑。
  • 忤:不合,象征作者性格上的不合群。
  • 隙:裂缝,象征人际关系中的隔阂和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逼仄”一词的含义是? A. 宽敞 B. 狭窄 C. 明亮 D. 昏暗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父子的什么情感? A. 嫉妒 B. 羡慕 C. 厌恶 D. 同情
  3. 诗中“自怜性多忤”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自满 B. 自责 C. 自豪 D. 自信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在战乱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对比:

  • 赵蕃的《与叔骥父子别后怅然怀之三首》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但赵蕃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友情的反思和对和谐关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