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题孙坦夫想想园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12-29 19:11: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题孙坦夫想想园二首 其一
达者庄生,寓言十九,天地蘧庐。
叹世人劳攘,求田问舍,经营惨澹,种柳栽蒲。
金谷豪奢,平泉佳胜,鱼鸟楼台总画图。
今安在,见雕梁去燕,寒树啼乌。
先生晚狎樵渔。早悟却浮生是梦欤。
看朱甍画栋,都成泡影,丹邱碧海,随处吾庐。
结构徒工,后人诮拙,千顷何须觅木奴。
非非想,向羲皇高卧,彭羡为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庄子为例,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叹息世人辛苦奔波,追求名利和安逸,辛劳却得不到真正的快乐,种植柳树和蒲草来装点生活。金谷的奢华,平泉的美景,鱼鸟和楼台的景象,虽然美好,但终究只是画中的景象。如今这些美景何在?只见雕梁上的燕子飞去,寒冷的树上乌鸦啼叫。诗人自问是否早已领悟,人生如梦。看那朱红的瓦房和画栋,都化为泡影,丹青渲染的美丽山海,随处都是我的家。结构虽然精巧,后人却讥讽其拙劣,千顷良田又何必去寻找木奴?不如向羲皇高卧,做彭羡的徒弟,享受无忧的生活。
注释
- 达者:指有成就的人,庄生即指庄子。
- 蘧庐:指隐居的地方,象征自在无忧的生活。
- 求田问舍:指追求田地和房舍,形容追逐物质享受。
- 金谷:指金谷园,古时的豪华别墅。
- 朱甍画栋:指华丽的房屋。
- 泡影:指虚幻的东西。
- 羲皇:指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以高卧享乐著称。
- 彭羡:指彭祖,以长寿和悠闲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琬,清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和哲学为主题,风格自由洒脱,个性鲜明。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用庄子的思想,表达对世俗繁华的不屑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沁园春 题孙坦夫想想园二首 其一》是一首具有强烈哲理性的诗作,诗人通过对世人的感慨,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与对简朴自然的向往。整首诗以庄子为引,运用寓言的形式,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语言上,诗人采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金谷豪奢”、“寒树啼乌”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美景,更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尤其是“朱甍画栋,都成泡影”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繁华似梦,终究不能持久。
诗中隐含了哲理思想,诗人通过自问自答,阐述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人生如梦,唯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未来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达者庄生,寓言十九:提到庄子,表明诗人以其哲理作为引子。
- 叹世人劳攘,求田问舍:批判世人忙碌追求物质的生活。
- 经营惨澹,种柳栽蒲:描绘了生活的辛劳与无奈。
- 金谷豪奢,平泉佳胜:对比奢华与自然的美好。
- 今安在,见雕梁去燕,寒树啼乌:质疑美好的事物何在,表达失落感。
- 先生晚狎樵渔:提到隐者的悠闲生活。
- 早悟却浮生是梦欤:感叹人生如梦。
- 看朱甍画栋,都成泡影:揭示世间繁华的虚幻。
- 丹邱碧海,随处吾庐:强调无处不在的自然之美。
- 结构徒工,后人诮拙:对后人批评的反思。
- 千顷何须觅木奴:指无须追逐物质的奴役。
- 非非想,向羲皇高卧,彭羡为徒:表达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谷豪奢,平泉佳胜”,展现了诗人的工整与对比手法。
- 比喻:如“泡影”形容虚幻的生活,具有深刻的哲理意涵。
- 拟人:如“寒树啼乌”,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浮华生活的批判和对天然宁静的向往,倡导人们追求更深层次的内心平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庄生:象征智慧与哲理。
- 金谷:代表奢华与物质。
- 朱甍画栋:象征繁华的生活。
- 寒树啼乌:代表孤独与失落。
- 丹邱碧海: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达者指的是哪位哲学家? a) 老子
b) 庄子
c) 孟子
d) 荀子 -
“朱甍画栋,都成泡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繁华生活的批判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
诗人提到的“羲皇高卧”象征着什么? a) 努力工作
b) 追求名利
c) 悠闲自在的生活
d) 对社会的反思
答案
- b) 庄子
- b) 对繁华生活的批判
- c) 悠闲自在的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表达了对繁华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暘》:表现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对比《静夜思》:李白的作品强调个人情感,而宋琬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对生活哲理的探讨。
- 对比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但宋琬更多地关注社会现象与哲理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评析》
- 《庄子与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