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其二》
时间: 2025-01-17 10:24: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蛮才把鸳衾折。妆就梳横月。
探梅不似旧年心。却爱窗前纸帐十分清。
朔风吹起寒云动。午寝都无梦。
黄昏更被竹枝声。唤起醒醒相对一灯青。
白话文翻译:
小蛮把鸳鸯被子折叠得整齐。妆容已经打扮得如同横月般美丽。
探梅的心情已不如往年那样热切,而如今却更喜欢窗前那张清澈的纸帐。
北风吹起,寒云飘动,午睡时竟然没有梦境。
黄昏时分,竹枝的声音唤醒了我,让我和你对坐在一盏青灯下。
注释:
- 小蛮:指年轻的女子或侍女。
- 鸳衾:鸳鸯被,象征情侣之间的亲密。
- 妆就:化妆打扮。
- 探梅:指赏梅,象征对春天的期待。
- 纸帐:用纸制成的帐篷或帘子,营造清幽的氛围。
- 朔风:北风,象征寒冷的冬季。
- 竹枝声:竹子摇动时发出的声音,带有自然的韵律。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提及的“探梅”可与古代文人对梅花的欣赏结合,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与清雅,符合诗人的情感基调。在古代,梅花是冬末春初的代表花朵,常用来表达对春天的期盼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矩是宋代的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尤其擅长描绘女性的柔美与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的生活,热爱自然与情感的表达。诗中描写的小蛮和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对春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沁园春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生动展现。诗的开头以“小蛮”的形象引入,给人一种温柔而亲切的感觉。她的妆容和整理鸳鸯被的动作,隐含着温暖与爱情的气息,似乎在暗示一种情感的牵绊与依赖。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却表现出对往日情怀的淡漠和对现实的清醒,尤其在“探梅不似旧年心”的句子中,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接下来的描写中,北风和寒云的意象则展现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的黄昏竹枝声,刻画了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却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呼唤,仿佛在期待着某种情感的回应。整首诗在细致的描写中体现了细腻的情感变化,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蛮才把鸳衾折。”:开头以“小蛮”作为主角,描绘她折叠鸳鸯被的温柔动作,暗示着爱情的亲密。
- “妆就梳横月。”:小蛮的妆容如同横放的月亮,形象生动,表现出她的美丽和才华。
- “探梅不似旧年心。”:表达了对往年心情的失落,暗示爱情或美好时光的变化。
- “却爱窗前纸帐十分清。”:转而对现状的喜爱,窗前的纸帐清新、明亮,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朔风吹起寒云动。”:北风的寒冷与云的飘动,反映了外界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孤独。
- “午寝都无梦。”:午睡时没有梦境,暗示内心的空虚与无所寄托。
- “黄昏更被竹枝声。”:黄昏时竹子的摇动声,带来一种自然的韵律,成为诗人内心的共鸣。
- “唤起醒醒相对一灯青。”:最后一句描绘黄昏下的灯光,呼唤着彼此的对视,象征着一种情感的期待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蛮的妆容比作横月,生动形象。
- 拟人:竹枝声如同在唤醒诗人,赋予自然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爱情、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开,体现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与对外部世界的敏锐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蛮:象征青春与柔美,代表诗人的情感寄托。
- 鸳衾:象征爱情与亲密关系。
- 梅:象征坚韧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 纸帐:代表宁静与清新,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竹枝声:自然的声音,唤起情感的共鸣,象征生命的韵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蛮”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青春与柔美
- C. 冷漠
-
诗中提到的“探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实的无奈
-
“朔风吹起寒云动”中的“寒云”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内心的孤独
- C. 美好的时光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矩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展现出对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张矩更侧重于自然与个人内心的对话,而李清照则常常抒发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