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中秋即席用迦陵韵同二弟作》
时间: 2025-01-17 10:22: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夕何年,皓月当头,停杯问之。
记隐囊麈尾,曾陪庾亮,皓禽朔管,曾伴陈思。
清宴西楼,冶游北里,多少骚人绝妙辞。
今何处,只琼宫无恙,环佩袿徽。
晴空雾敛烟霏,算此景年来见亦稀。
尽掀髯老我,音情顿挫,随肩爱弟,才调恢奇。
兰席平铺,螺窗尽拓,觚爵齐腾逸兴飞。
烧高烛,擘蛮笺十样,醉墨分题。
白话文翻译
今夜是什么年份呢?皓洁的明月高挂,停下酒杯来询问。
我记得那隐蔽的囊中麈尾,曾经陪伴庾亮,
清朗的鸟声和北方的管乐,曾经陪伴陈思。
在西楼的清宴上,北里的游玩,多少骚人留下了绝妙的诗句。
如今何处,只有那琼宫依然安好,环佩轻声作响。
晴空下,雾气散去,烟霏缭绕,
算起来这美景,近年来见到的也很稀少。
我满头白发,情感顿挫,与爱弟共游,才华横溢。
兰席铺开,螺窗尽开,觚爵一起飞扬,兴致高昂。
点燃高烛,展开十种蛮笺,醉墨分题。
注释
- 隐囊:指隐秘的囊包。
- 麈尾:指一种羽毛,常用作扇子,也可指代诗歌中的细腻。
- 庾亮:古代著名的士人,擅长诗词。
- 皓禽:形容鸟类清晰悦耳的声音。
- 琼宫:形容高雅的宫殿。
- 觚爵:古代酒器,象征宴席的盛况。
- 蛮笺:指一种纸张,古代用来书写诗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生于书香世家,擅长诗词,尤以古典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之际,正值明月之夜,与弟弟共饮,借以表达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沁园春·中秋即席用迦陵韵同二弟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人、友人的思念。开篇以“今夕何年,皓月当头”引入,设置了一个清朗而宁静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那明亮的月光之下,令人心生向往。
诗中提及历史人物庾亮与陈思,借古人之名来抒发自己对文人的崇敬与追忆,增添了诗作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接着,诗人描绘了宴会的盛况,生动地传达出与弟弟共度良宵的欢乐气氛,词句间充满了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乐趣。
最后,诗人以“烧高烛,擘蛮笺十样,醉墨分题”结束,表达了在醉意中挥洒才情的快感,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无限热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境与情感交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夕何年,皓月当头,停杯问之。
诗人借月亮提问,设下情境,引人入胜。 -
记隐囊麈尾,曾陪庾亮,皓禽朔管,曾伴陈思。
以历史人物为背景,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
清宴西楼,冶游北里,多少骚人绝妙辞。
描述宴会的优雅氛围,展现文人风采。 -
今何处,只琼宫无恙,环佩袿徽。
反思当今的安宁和幸福。 -
晴空雾敛烟霏,算此景年来见亦稀。
以自然景象寄托思绪,感慨时光匆匆。 -
尽掀髯老我,音情顿挫,随肩爱弟,才调恢奇。
与弟弟共饮,享受诗意人生。 -
兰席平铺,螺窗尽拓,觚爵齐腾逸兴飞。
描绘宴席的盛况,兴致盎然。 -
烧高烛,擘蛮笺十样,醉墨分题。
在醉意中创作,尽情挥洒。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宴西楼,冶游北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琼宫无恙”暗喻美好的生活状态。
- 拟人:如“环佩袿徽”赋予物品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中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皓月:象征光明与美好。
- 琼宫:象征高雅和纯洁。
- 觚爵:象征宴席的欢乐和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哪几位?
- A. 庾亮
- B. 陈思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人在宴会上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孤独
- B. 欢乐
- C. 悲伤
- D. 忧虑
-
“烧高烛,擘蛮笺十样”中“蛮笺”指的是什么?
- A. 酒器
- B. 纸张
- C. 诗句
- D. 墨水
答案
- A,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明月为主题,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为深邃。
- 《静夜思》:同样描绘夜晚的意境,但更多的是个人的孤独感,与《沁园春》的热闹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秋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