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1-06 15:05: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作者:苏辙 〔宋代〕
脱遗章句事经纶,满腹龙蛇自屈伸。
南驾威声传绝域,西征旧恨失奸臣。
空留谏疏惊颓靡,终托诗词话苦辛。
直气如云未应尽,一双嗣子亦骐驎。
济南风物在西湖,湖上逢公初下车。
谈笑樽前伏齐虏,旌旗门外听除书。
一封未奏先焚草,三黜归来便种蔬。
泪落西堂歌洒地,杉松空见岁寒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李诚之的丧失,他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满腹才华和抱负却无法施展。南方的威势传遍了远方,西征的旧怨因奸臣的失宠而加深。留下的谏言和愤懑只能在诗词中倾诉,直气如云却未能消散,李诚之的两个儿子也如骏马般才华横溢。
在济南的风光中,作者与李诚之在西湖相逢,举杯畅谈,谈笑风生。门外的军旗在耳边摇曳,等待着奏章。未等奏折送达,已先将草稿焚烧,三次被贬回乡后,便开始种菜自给。泪水洒落在西堂,杉松树下只见岁寒的余影。
注释:
- 脱遗章句:脱离了往日的章句,指失去了应有的文采与才华。
- 龙蛇:形容才华横溢,龙蛇可屈可伸,表达内心的矛盾与不甘。
- 南驾:指南方的统治力量。
- 谏疏:上书劝谏的文稿。
- 骐驎:指优秀的子嗣,骐驎为古代传说中稀有的良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明仲,号雪堂,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与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二人并称“苏门二杰”。苏辙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政治、人生的思考,风格较为理性与沉稳。
创作背景:
《李诚之待制挽词》是苏辙为悼念李诚之而作,李诚之为其好友,曾与苏辙共同治国理政,但因政治失意而去世。诗中充满了对好友的惋惜与对政治沉浮的反思,体现了苏辙对时局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苏辙的《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是一组悼词,表达了对李诚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复杂,既有对好友的哀悼,又有对政治腐败的无奈。诗的前半部分以李诚之的才华与遭遇为切入,表现了他在政治舞台上未能施展抱负的悲哀,运用“龙蛇”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才华的潜力与受限之间的矛盾。
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描绘了与李诚之的相遇,谈笑间的轻松与惆怅,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泪落西堂歌洒地”,情感的真挚流露,令人动容。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层次分明,充分展现了苏辙的文学才华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脱遗章句事经纶:李诚之的才华和政事都已被遗忘。
- 满腹龙蛇自屈伸:他内心有着丰富的才华,却无法发挥。
- 南驾威声传绝域:南方的势力传遍了每个角落。
- 西征旧恨失奸臣:旧恨因奸臣的失宠而愈发沉重。
- 空留谏疏惊颓靡:留下的谏言只能是徒劳的叹息。
- 直气如云未应尽:他的气节如云般未能消散。
- 一双嗣子亦骐驎:他的儿子们同样才华出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才华比作“龙蛇”,强调其潜力和受限。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用“满腹龙蛇”夸大李诚之的才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李诚之的追悼与对政治腐败的无奈,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对李诚之的哀悼,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蛇:象征才华与雄心。
- 西湖:代表美好与怀旧的地方,象征着与李诚之的美好回忆。
- 泪落西堂: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与内心的悲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元代
-
诗中“空留谏疏惊颓靡”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政治的失望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友人的怀念
- D. 对家庭的思念
-
“泪落西堂”中“西堂”指代什么?
- A. 一处山水
- B. 苏辙的住所
- C. 李诚之的家
- D. 诗人心中的遗憾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苏辙与杜甫都表现了对政治失意的感慨,杜甫在《春望》中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国家动荡的忧虑,与苏辙对李诚之的悼念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时局的深刻反思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苏辙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