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楚文》
时间: 2025-01-06 05:06: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咀楚文
作者:苏辙
诅楚楚如桀,诅秦秦则纣。
桀罪使信然,纣语安足受。
牲肥酒醪洁,夸诞鬼不佑。
鬼非东诸侯,岂信辩士口。
碑埋祈年下,意绕章华走。
得楚不付孙,但为刘季取。
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
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
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后。
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
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
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批判,认为桀和纣的罪行使得后人对他们的诅咒成为常态。对于那些美酒和肥羊的祭品,诗人质疑鬼神的保佑是否真实,认为这一切不过是口头上的辩论。碑文埋在祈年之下,意念游走在章华之地。至于得意的楚国并未交给孙氏,而是为了刘季之取。诗人提到秦穆公与晋国的关系,盟约的破裂使得楚国寻求自救。诗句最后反思诸侯间的相互诅咒,祸福究竟属于谁。最后,诗人感叹世人对古代的无知与盲目追崇,期待能抛弃这浑浊的现实。
注释
- 桀:指商朝的桀王,历史上被认为是暴君。
- 纣:指商朝的纣王,同样被视为暴君。
- 牲肥酒醪:指祭祀时用的丰盛祭品。
- 鬼非东诸侯:指鬼神并非东部的诸侯所能左右。
- 碑埋祈年下:指碑文被埋在祭祀的地方。
- 刘季:指刘邦的后代,暗指权力的争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以文章和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关注社会时事和历史。
创作背景:苏辙创作此诗是在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中,希望通过历史的教训来警示后人,表达对权力斗争和历史诅咒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咀楚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诅咒,抒发了诗人对政治斗争的无奈与反思。诗中提到的桀和纣,象征着历史上暴虐的统治者,使得后人对其的诅咒成为理所当然。诗人在表达对古代暴君的不满的同时,也揭示了现代政治的复杂性,认为诸侯间的相互诅咒并不能真正带来福祉。通过对祭祀仪式的质疑,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信仰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发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意象丰富,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压迫感。每一个字句都在传递着对历史的警惕与对未来的期许。结尾部分的反思,更是让整个诗篇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展现了苏辙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诅楚楚如桀 - 诅咒楚国如同诅咒桀王。
- 诅秦秦则纣 - 诅咒秦国就像诅咒纣王。
- 桀罪使信然 - 桀的罪行让人信服。
- 纣语安足受 - 纣王的话又怎能信受?
- 牲肥酒醪洁 - 丰盛的祭品和清洁的酒。
- 夸诞鬼不佑 - 夸口的鬼神并不保佑。
- 鬼非东诸侯 - 鬼神并非东部诸侯的所能左右。
- 岂信辩士口 - 哪能信任那些辩士的口舌?
- 碑埋祈年下 - 碑文埋在祈年祭下。
- 意绕章华走 - 意念在章华之地游走。
- 得楚不付孙 - 得到楚国不归于孙氏。
- 但为刘季取 - 只是为了刘氏的利益。
- 吾闻秦穆公 - 我听说秦穆公。
- 与晋实甥舅 - 与晋国关系密切。
- 盟郑绝晋欢 - 盟约与郑国断绝了与晋国的欢愉。
- 结楚将自救 - 楚国寻求自救。
- 使秦诅楚人 - 让秦国诅咒楚国人民。
- 晋亦议其后 - 晋国也在考虑后果。
- 诸侯迭相诅 - 诸侯之间互相诅咒。
- 祸福果谁有 - 祸福究竟掌握在谁手中?
- 世人不知道 - 世人对此一无所知。
- 好古无可否 - 追古之风不可否认。
- 何当投泾流 - 何时才能投身于清流?
- 浑浊盖鄙丑 - 这些浑浊的现实真是丑陋。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有明显的对仗,形成了音韵的和谐感。
- 比喻:用历史人物比喻现实政治现象,增添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与警示,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古代暴君的批判和对当下政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桀、纣:象征历史上的暴君,反映权力的腐败与暴虐。
- 鬼、诸侯:象征信仰与权力的关系,以及人们对政治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桀”和“纣”分别代表什么?
- A. 和平的象征
- B. 暴君
- C. 仁君
-
诗中的“牲肥酒醪洁”指的是什么?
- A. 祭祀用的丰盛祭品
- B. 生活的奢华
- C. 自然的馈赠
-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的无知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现实的失望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同样涉及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思考。
- 《登高》(杜甫):表达对历史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苏辙的《咀楚文》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政治的批判,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忧愁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解读。
- 《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深入分析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