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二首》

时间: 2025-01-06 05:18:40

湖滨宜草木,修竹可三寻。

廛居多野思,移种近墙阴。

及尔迷未醒,方予热正侵。

无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竹二首
作者: 苏辙

湖滨宜草木,修竹可三寻。
廛居多野思,移种近墙阴。
及尔迷未醒,方予热正侵。
无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


白话文翻译:

在湖边适合种植草木,挺拔的竹子可以长得三寻高。
居住在繁华的市区,常常生出许多杂念,
于是我把竹子移到靠近墙阴的地方。
等你醒悟过来时,正是炎热的季节。
不必嫌弃竹子不够高大,土地薄的地方也能成林。


注释:

字词注释:

  • :适合。
  • 修竹:高大的竹子。
  • 廛居:繁华的市区。
  • 多野思:生出很多杂念。
  • 墙阴:墙阴处,阴凉的地方。
  • 迷未醒:迷惘尚未觉醒。
  • 热正侵:正值炎热的季节。
  • 不逮本:不必嫌弃本质。
  • 地薄:土地贫瘠。
  • 成林:形成林木。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明确涉及典故,但“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坚韧和高洁,常用于诗词中表达志向与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之弟。他以雄健的文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擅长诗词、散文、论述等多种文体。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政治动荡,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我内心的探索成了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苏辙通过描写竹子,表达了对品格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苏辙的《咏竹二首》在短短的几句中,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湖滨宜草木”引入,勾勒出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湖边的草木生长得宜,接着用“修竹可三寻”强调竹子的高大与挺拔,象征着品格的高尚与坚韧。

接下来,诗人提到“廛居多野思”,描绘了市区的繁华与喧嚣,暗示人在繁忙生活中的迷惘与困惑。“移种近墙阴”则表达了作者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及尔迷未醒”反映了当下人们的迷茫,而“热正侵”则是对生活节奏加快的隐喻,提醒人们要意识到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矛盾。

最后两句“无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更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不必嫌弃竹子生长的环境,虽然土地薄弱,却依然能够形成一片竹林,意在鼓励人们无论环境如何,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既描绘自然之美,又引发对人生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滨宜草木”:湖边的环境适合种植草木,暗示自然之美。
  2. “修竹可三寻”:竹子可以长得很高,象征着高尚与坚韧的品性。
  3. “廛居多野思”:繁华的市区让人容易产生杂念。
  4. “移种近墙阴”:将竹子移到阴凉处,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5. “及尔迷未醒”:在迷茫中尚未觉醒,暗示对内心的反思。
  6. “方予热正侵”:正值炎热的季节,提醒忙碌的生活状态。
  7. “无嫌不逮本”:不必嫌弃竹子的本质,提倡接受自我。
  8. “地薄肯成林”:即使环境贫瘠,竹子依然能够成林,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修竹”比喻品德高尚。
  • 对仗:如“湖滨宜草木,修竹可三寻”形成工整的对仗。
  • 象征: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表达了诗人对品德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在喧嚣社会中对自我修养的思考,强调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保持高尚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高洁、品德。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象征安静、庇护的环境,隐喻内心的宁静。
  • :象征生活的快节奏与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修竹可三寻”中的“修竹”指什么?
    A. 高大的竹子
    B. 矮小的竹子
    C. 竹子的根
    D. 竹子的叶

  2.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品德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D. 对繁华生活的享受

  3. “廛居多野思”反映了什么?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繁华生活的厌倦
    C. 生活中的迷茫与困惑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王维的《竹里馆》:描绘竹子与隐逸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苏辙的《咏竹二首》与王维的《竹里馆》均以竹子为题材,但苏辙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表达对自我内心的追求;而王维则注重于自然的描绘与隐逸的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苏辙诗文集》
  3. 《中国古典文学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