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偶忆》
时间: 2025-01-14 23:31: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柳正如丝。虫虫见客时。爱房栊乍出迟迟。几度问年羞作答,微笑道,有娘知。回首便天涯。幽情减牧之。怅红桥云树迷离。应是寻春人去晚,风雨过,绿阴滋。
白话文翻译:
杨柳正如细丝般柔软,虫鸣在客来时响起。我爱那窗户,刚刚打开,却又迟迟不愿出来。几次被问起年龄,羞愧得无法回答,只微微一笑,心里想着,只有母亲知道。我回头望去,已然是天涯远去,幽幽的情感似乎减弱了。望着红桥和云树,迷离的景象让我感到惆怅。应该是寻春的人来得太晚,经过风雨之后,绿荫更加滋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杨柳:柳树,常用作春天的象征。
- 虫虫:指虫鸣,象征春天的生机。
- 房栊:窗户,指屋内的环境。
- 羞作答:羞愧地回答。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象征离别。
- 幽情:幽幽的情感。
- 红桥云树:描绘自然景色,红桥代表生机,而云树则带有朦胧之感。
- 寻春:寻找春天,象征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出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春天的渴望。
诗歌鉴赏:
《唐多令·偶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杨柳正如丝”,诗人仿佛把春天的柔美与温暖传递给了读者。虫鸣、窗户的描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一个富有生机的场景。而“几度问年羞作答”,则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正如春天虽美,却也短暂。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得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最后,诗人回首天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幽情减牧之”一句,显示了诗人在岁月的沧桑中对纯真情感的渴望与失落。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构成了一个既美丽又略显忧伤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柳正如丝:描绘春天柳树的柔美,象征生命的复苏。
- 虫虫见客时:虫鸣声响起,增添了生机。
- 爱房栊乍出迟迟:对居住环境的眷恋,体现出一种迟疑的情感。
- 几度问年羞作答:反映出对时间的感慨,年岁渐长,难以启齿。
- 微笑道,有娘知:微笑回应,暗示母亲是唯一了解自己的人。
- 回首便天涯:回首间已是天涯,象征人生的距离与渺小。
- 幽情减牧之:情感渐渐减弱,暗示失落。
- 怅红桥云树迷离:对景象的惆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应是寻春人去晚:暗示春天的短暂与错过。
- 风雨过,绿阴滋:春雨过后,生机盎然,象征新的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 “杨柳正如丝”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柳树的柔美。
- 拟人: “虫虫见客时”赋予虫鸣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亲情的依恋,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春天、生命的柔美。
- 虫鸣:象征春天的生机。
- 窗户:象征内心的世界与外界的联系。
- 红桥:象征美好与希望。
- 云树:象征朦胧的情感与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杨柳正如丝”意指什么?
- A. 柳树的柔美
- B. 春天的寒冷
- C. 秋天的萧条
- D. 夏天的炎热
-
诗人对年岁的态度是?
- A. 骄傲
- B. 羞愧
- C. 无所谓
- D. 兴奋
-
诗中提到的“红桥”象征什么?
- A. 绝望
- B. 美好与希望
- C. 遗憾
- D. 过去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反映了战乱中的忧愁。相比之下,宋荦的《唐多令·偶忆》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细腻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