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时间: 2025-01-04 14:37:20

雄也营身足,聃兮悞汝多。

捐书知圣已,绝学奈禽何。

意思解释

偶书

原文展示

雄也营身足,聃兮悞汝多。捐书知圣已,绝学奈禽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安石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知识追求的无奈。诗的意思大致为:英俊的人也在为生计奔波,诚然你我之间的交流太多。抛弃书本知道圣人之道,绝了学问又能如何呢?

注释

  • :英俊,指有才能的人。
  • 营身:营生,谋生,生活的意思。
  • :可能是指“尔”等指代词,表示对话者。
  • :多,表示很多。
  • 捐书:抛弃书本,放弃学习。
  • 知圣:了解圣人的道德和智慧。
  • 绝学:断绝学问,放弃知识。
  • 奈禽何:又能如何,表示无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圣”,通常指代孔子等古代圣贤,暗示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王安石在诗中反思了“抛书”所带来的困惑与无奈,似乎在质疑放弃知识后的人生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变法,推行新法。他的诗词风格简练、深刻,关注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王安石在政治上经历了许多波折,尽管他推动了许多改革,但也遭遇了极大的反对与挫折。这首诗或许反映了他在政治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偶书》是一首简短却耐人寻味的诗作。在这首诗中,王安石以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雄也营身足”,暗示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显示了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而“聃兮悞汝多”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有时显得无比繁琐且疲惫。接下来的“捐书知圣已,绝学奈禽何”更是点出了核心思想:人们抛弃书本与知识,试图理解圣人之道,但最终却发现放弃学问后的人生迷茫无措。整首诗带有一种深刻的反思,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观情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雄也营身足”:即使是出众的人也在为生活奔波。
    • “聃兮悞汝多”:与人交流的烦恼,似乎是对他人的无奈。
    • “捐书知圣已”:放弃学习后对知识的急切追求。
    • “绝学奈禽何”:放弃学问后又能做什么,表达对未来的迷惘。
  •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末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比喻:将知识比作生活的支柱,抛弃知识则意味着失去生存的方向。
  • 主题思想:对知识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反映了王安石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才华与能力,同时也代表着生活的压力。
  • :象征知识与智慧,抛弃书本则暗示对知识的放弃。
  • :象征道德与理想,反映出对理想追求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雄”指的是: A. 有才能的人
    B. 动物
    C. 书本

  2. 诗人对抛弃知识的态度是: A. 高兴
    B. 无奈
    C. 决定

  3. “捐书知圣已”意指: A. 放弃知识是明智的
    B. 知道了圣人道理
    C. 知识无用

答案: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偶书》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更关注于知识的价值与生活的无奈,而李白则强调享乐与豪放。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