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
时间: 2025-01-04 10:30: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韩信寄食常歉然,
邂逅漂母能哀怜。
当时哙等何由伍,
但有淮阴恶少年。
谁道萧曹刀笔吏,
从容一语知人意。
坛上平明大将旗,
举军尽惊王不疑。
捄兵半楚潍半沙,
从初龙且闻信怯。
鸿沟天下已横分,
谈笑重来卷楚氛。
但以怯名终得羽,
谁为孔费两将军。
白话文翻译
韩信曾经寄食于人,常常感到歉意,
偶然遇见漂母,她却能怜惜他。
那时的哙等人为何能与他为伍,
只是淮阴地区的少年令人厌恶。
谁说萧曹只是个刀笔吏,
他可以从容一语便知人心。
坛上旗帜鲜明的大将,
举起军队让王者没有疑虑。
捄兵的力量半在楚国,半在沙地,
从初龙起就听闻韩信的怯懦。
鸿沟之战已经将天下分开,
谈笑间再次卷起楚国的纷争。
只因怯名最终得以飞黄腾达,
谁能与孔明、费祎比肩?
注释
- 寄食:寄居、借住在他人家中,形容韩信早年生活艰难。
- 漂母:指漂泊的母亲,典故中的人物,指的是对韩信的同情和帮助。
- 哙:指哙等人,指那些与韩信有联系的权臣。
- 淮阴:韩信的故乡。
- 刀笔吏:指文官,形容萧曹等人只是个文官。
- 鸿沟:指历史上著名的鸿沟之战,象征着权力的分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变法,推动社会改革。其诗风以豪放、沉郁见长,作品多反映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对韩信的历史反思与感慨,表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尤其是韩信在历史上地位的转变,以及他早年遭遇的艰辛。
诗歌鉴赏
《韩信》这首诗以韩信的生平为背景,反映了王安石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韩信的早年生活极为艰难,寄食他人常感歉意,展现了一个历史英雄在成就之前的困境。漂母的怜悯则是一种人性的光辉,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理解。
诗中提到的“哙”等人,暗指那些在权力游戏中游刃有余的人,显示了对权臣地位的不屑和对韩信的同情。萧曹虽为文官,但在重大的历史时刻,他的洞察力和对人心的了解使得他在历史舞台上显得不可或缺。
随着诗歌的推进,王安石描绘了韩信在鸿沟之战后成就的辉煌,和他因“怯名”而最终获得成功的悲剧性命运。这不仅是对韩信的赞美,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借代的手法,展现了英雄人物在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辉煌,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和哲理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韩信寄食常歉然:韩信曾寄住在他人家中,常感到歉意,反映其身世的悲惨。
- 邂逅漂母能哀怜:偶然遇见漂母,她对韩信表示同情,体现人性之美。
- 当时哙等何由伍:在当时,与哙等人相比,韩信的处境显得更为艰难。
- 但有淮阴恶少年:提到了淮阴的恶少年,暗喻韩信的处境受人轻视。
- 谁道萧曹刀笔吏:质疑萧曹等文官的地位,表面上是刀笔吏,实则不简单。
- 从容一语知人意:萧曹等人却能够洞悉人心,显示其智慧。
- 坛上平明大将旗:描述韩信在军中的威望与地位,成为大将。
- 举军尽惊王不疑:其军队的声势使得王者对他没有疑虑。
- 捄兵半楚潍半沙:描绘韩信的兵力分布,战斗的残酷。
- 从初龙且闻信怯:提到初始的龙且,听闻韩信的怯懦。
- 鸿沟天下已横分:鸿沟之战后天下已然分割,暗示历史的变化。
- 谈笑重来卷楚氛:战后再度卷入楚国的纷争,历史的轮回。
- 但以怯名终得羽:虽然因怯懦而名声在外,但最终得以成就。
- 谁为孔费两将军:最后感慨,历史上又有谁能与孔明、费祎相提并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韩信的艰难与后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命运的无常。
- 借代:用“漂母”、“刀笔吏”代指特定人物,增加诗的深度。
- 排比:整首诗通过排比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与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韩信的命运的回顾,探讨了历史英雄的成败与人性的复杂,表现了对历史的深思和对人的同情,带给读者深刻的反思与启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漂母:象征人间的同情与温暖。
- 刀笔吏:象征权力与智慧的结合。
- 鸿沟:象征权力的分割与历史的转折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信寄食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A. 自豪 B. 愧疚 C. 开心 -
诗中提到的“漂母”主要指什么?
A. 韩信的朋友 B. 对韩信表示同情的人 C. 韩信的敌人 -
“鸿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权力的分割 C. 个人的成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李白《侠客行》:表现豪杰人物的悲壮与理想。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杜甫的诗作中都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但王安石更多的是反思与哲理,杜甫则是对社会现实的直观描绘。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