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茉莉(秋夜)》
时间: 2025-01-19 16:50: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爪茉莉(秋夜)
作者: 柳永 〔宋代〕
每到秋来添,转添甚况味。
金风动冷清清地。
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
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
深院静月明风细。
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
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
等人来睡梦里。
白话文翻译
每到秋天,情绪愈加沉重。
金色的秋风在凉爽的夜空中吹拂。
晚上的残蝉在鸣叫,令人心碎,
更不用提宋玉的悲伤,连石头人也要落泪。
被子寒冷,枕头冰凉,夜晚漫长得无法入睡。
幽静的院子里,明月照耀,微风轻拂。
我无奈地盼望天亮,怎么才能熬过漫漫长夜?
想必我的孩子只在枕边等着,
等待着有人来梦中相聚。
注释
- 爪茉莉:一种花,代表秋天的到来。
- 宋玉:古代著名的悲剧诗人,文中提及他的悲伤情感。
- 石人:此处比喻无情之物,暗示即便是无情的东西也会因悲伤而落泪。
- 深院静月明风细:描绘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少白,北宋著名词人。他以词风婉约、情感细腻著称,善于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深秋时节,诗人在这样的季节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思念,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爪茉莉(秋夜)》是一首充满浓厚秋意的词作,柳永通过对秋天场景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思念。诗中描绘的秋风和残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诗人提到宋玉,这位古代悲剧诗人,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表达了一种对悲伤的共鸣。夜深人静,寒冷的被褥和冰凉的枕头更是加深了孤寂的感觉。诗的最后一两句透露出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悲伤的氛围。整首词不仅仅是对秋夜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每到秋来添,转添甚况味。”:每当秋天来临,心中的滋味愈加浓厚。
- “金风动冷清清地。”:金色的秋风吹拂,带着一丝清冷的气息。
- “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晚上的残蝉鸣叫,令人心碎。
- “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比起宋玉的悲伤,连石头人也会感动得落泪。
-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被子寒冷,枕头冰凉,漫长的夜晚让人无法入睡。
- “深院静月明风细。”:幽静的院子,明亮的月光下微风轻拂。
- “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无奈地盼望天亮,如何才能熬过漫长的夜晚?
- “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想必我的孩子在枕边等着,期待着有人在梦中相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与心情结合,暗示情感的变化。
- 拟人:残蝉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衾寒枕冷”,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慨,蕴含着浓厚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思念的加深。
- 残蝉:代表孤独与逝去的时光。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念的寄托。
- 寒冷:表达情感的孤寂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汉代
-
诗中“衾寒枕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喜悦
- D. 忧伤
-
诗中“深院静月明风细”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 A. 热闹
- B. 寂静
- C. 混乱
-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秋天的思念与孤独。
- 白居易的《长恨歌》:表达了对爱的思念与悲伤。
诗词对比:
- 柳永的《爪茉莉(秋夜)》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秋夜的孤独,但柳永更侧重内心的情感,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