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汉月》

时间: 2025-01-19 15:49:01

明月明月明月。

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亮啊,明亮的月亮啊,为什么总是时而圆满时而缺失呢?就像年轻的夫妻在洞房初夜,短暂的欢聚之后又要分别一样。站在小楼的栏杆边,恰好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千里之外的明亮月光依然如故,只是漫长的夜晚让人感到厌倦,而孤独的人却无处可去。

注释:

  • :刚刚,突然。
  • 洞房人:指新婚夫妇。
  • 小楼:指居住的地方,通常是女子的闺房。
  • 千里清光:形容远方的明月光辉。
  • 厌厌:形容心情烦闷、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少白,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填词,风格婉约、细腻,常以情感为主线,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柳永的词作在当时和后世均有很高的评价,其作品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常与历史背景交织。诗中表达了对明月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望汉月》通过对明月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离别的感慨。开头三句“明月明月明月”,以重复的手法突出了月亮的明亮,却同时暗含了离别的忧伤。接下来的“争奈乍圆还缺”,点出月亮的变化,象征着人事的无常,尤其是年轻人初尝爱情时的短暂欢愉与随之而来的离别之痛。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这一句通过回忆去年的情景,增加了诗歌的怀旧气息,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淀。最后两句“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展现了月亮的永恒与人世间的孤独感,诗人似乎在感慨,无论明月如何美丽,夜晚的漫长与孤独却依然令人心生厌倦。

整首诗通过明月这一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情感世界,恰如人生的欢聚与离别,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明月明月:反复强调月亮的明亮,引出主题,暗示情感的复杂。
  2. 争奈乍圆还缺:表现对月亮变化的无奈,象征人事的变迁。
  3. 恰如年少洞房人:将月亮与年轻夫妻的欢愉相提并论,暗示短暂与离别。
  4. 暂欢会依前离别:强调欢聚的短暂和离别的必然。
  5.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通过回忆引发怀旧,强调时间的流逝。
  6. 千里清光又依旧:月亮的光明没有改变,但人却在不断失落中。
  7. 奈夜永厌厌人绝:漫长的夜晚让人感到厌倦,孤独感加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人事的变迁。
  • 对仗:如“乍圆还缺”,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 抒情:通过情感表达,引发读者共鸣。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欢愉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孤独,体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纯洁、美好,也代表着思念与离别。
  • 小楼:代表着温馨的家,充满了回忆与情感。
  • 夜晚:象征孤独与漫长的等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乍圆还缺”是指什么? A. 月亮的变化
    B. 人的情感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规律

  2.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怀旧
    C. 离别
    D. 孤独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柳永的《望汉月》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以明月为主题,但柳永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述,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更为直接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柳永词传》

以上内容涵盖了《望汉月》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