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示诸弟妹》
时间: 2025-01-04 08:4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高示诸弟妹
九日同登百尺台,
茱萸遍插菊花开。
渚清沙白孤帆远,
露冷江空一雁来。
人事独悲秋渐老,
少年须惜水难回。
山川信美非吾土,
欲赋登楼愧浅才。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我们一起登上高台,
头上插满了茱萸,菊花也正盛开。
水边的沙滩清澈,孤帆远远飘荡,
露水寒冷,江面上空中飞来一只大雁。
人世间的悲伤在于秋天渐渐老去,
年轻时要珍惜,因为水流不返。
山川虽然美丽,却不是我的故乡,
想要写首诗来表达我的感受,却感到才疏学浅。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百尺台:高台,象征高处的景观。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人们会插茱萸以祈求长寿。
- 渚:水边的小洲。
- 孤帆:孤零零的帆船。
- 露冷:指露水寒冷。
- 江空:江面空荡荡,孤寂的感觉。
- 人事:人间的事情。
- 渐老:逐渐变老。
- 水难回:指时间一去不复返。
- 山川:自然景色。
- 愧浅才:感到自己的才华不足,难以表达心中的情感。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自古代的重阳节习俗,象征长寿和敬老。
- “水难回”:借用水流不返的意象,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云凤,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登高示诸弟妹》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通过与弟妹同登高台,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家庭和友情的温暖。
诗歌鉴赏
《登高示诸弟妹》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古诗,诗人在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中,与弟妹共同登高,感受秋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美丽。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还深入探讨了人事的悲欢离合。开头两句,诗人以“九日同登百尺台,茱萸遍插菊花开”引入,营造出一种欢快而温暖的氛围。茱萸与菊花的搭配,勾勒出一种节日的象征,象征着长寿与生命的美好。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景象,“渚清沙白孤帆远,露冷江空一雁来”,诗人运用清新而明澈的意象,描绘出秋日的江边景色,孤帆与大雁的出现,增添了一种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忧伤。随着季节的变迁,诗人感受到“人事独悲秋渐老”,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年轻时应珍惜时光,因为“水难回”。
最后,诗人以“山川信美非吾土,欲赋登楼愧浅才”结束,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谦逊,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时代的感慨。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日同登百尺台:描述重阳节的氛围,和亲友一起登高,体现团聚的快乐。
- 茱萸遍插菊花开:茱萸与菊花的搭配,具有传统节日的象征意义,表现出对长寿的祝愿。
- 渚清沙白孤帆远:描绘出江边的宁静自然,孤帆远行,增添了一种孤独感。
- 露冷江空一雁来:寒露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显得冷清,孤雁的出现更是突显了孤寂。
- 人事独悲秋渐老:思考人生的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到秋意的悲凉。
- 少年须惜水难回:劝诫年轻人珍惜时光,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山川信美非吾土:对祖国山川的赞美,同时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 欲赋登楼愧浅才:最后感慨自己的才华不足,无法写出更好的诗来表达内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难回”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诗的前两句、后两句均为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了清水、孤帆和大雁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展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茱萸:长寿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菊花:象征坚贞与高洁,重阳节的传统花卉。
- 孤帆:象征孤独与远方,表达对未来的思考。
- 大雁:象征迁徙与孤寂,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又称为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九月初九
- C. 春节
-
诗中提到的“茱萸”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植物,重阳节时常插戴
- C. 一种果实
-
“水难回”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水的流动
- B. 时间的不可逆转
- C. 年轻的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登高示诸弟妹》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多地集中在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突出了家庭和亲情的温暖。
解读: 王之涣的《登高》以壮丽山河为背景,展现出一种豪情壮志;而孙云凤的《登高示诸弟妹》则更为细腻,着重于亲情与时间的感慨,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倾向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