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欲整别离情》

时间: 2024-12-29 19:28:02

欲整别离情,怯对尊中酒。

野梵幽幽石上飘,搴落楼头柳。

不系黄金绶。

粉黛愁成垢。

春风三月有时阑,遮不尽、梨花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整别离情,怯对尊中酒。
野梵幽幽石上飘,搴落楼头柳。
不系黄金绶,粉黛愁成垢。
春风三月有时阑,遮不尽梨花丑。

白话文翻译:

想要整理离别的情感,却怯于面对酒杯。
野外的梵音在幽静的石头上飘荡,
从楼头飘落的柳枝。
不再用黄金的绶带来系住,
粉妆黛眉已愁得满面污垢。
春风三月时光渐逝,
却无法掩盖梨花的丑陋。

注释:

字词注释:

  • “欲整别离情”:想要理清离别的情感。
  • “怯对尊中酒”:对着酒杯感到怯懦。
  • “野梵”:指野外的寺院中传来的梵音。
  • “幽幽石上飘”:形容声音在安静的石头上回荡。
  • “搴落楼头柳”:指从楼头飘扬下来的柳树。
  • “不系黄金绶”:不再用金色绶带来束缚。
  • “粉黛愁成垢”:指妆容因忧愁而显得脏乱。
  • “春风三月有时阑”:春天的三月时光渐渐逝去。
  • “梨花丑”:形容梨花的凋零或不美。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梨花”可引申为美好事物的凋零,常用于表达离别的愁苦和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琴操,宋代词人,生平事迹鲜明,主要作品以抒情见长,善于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或与作者个人经历有关,可能是面临离别或情感纠葛,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卜算子·欲整别离情》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开头“欲整别离情,怯对尊中酒”,诗人试图整理对离别的情感,却因对酒的怯懦而无从下手,展现出一种无力感和孤独感。接下来的描写中,野外的梵音和飘落的柳枝,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离别后的空旷与无助。

“不系黄金绶,粉黛愁成垢”一句,表达了对美好装饰的放弃,象征着内心的苦闷已至无法掩饰的地步。最后两句“春风三月有时阑,遮不尽梨花丑”,则在时间的流逝中,无法掩盖心中愁苦,梨花的凋零更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现了离别后的沉重与无奈,诗人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表的离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整别离情”:渴望整理心中的离别之情。
  2. “怯对尊中酒”:面对酒杯却感到怯懦,不知如何面对。
  3. “野梵幽幽石上飘”:形容野外的梵音在静谧的石头上回荡,传递出孤独与静谧。
  4. “搴落楼头柳”:楼头飘落的柳枝,象征着无尽的依依惜别。
  5. “不系黄金绶”:放弃一切束缚,不再用金绶来装点。
  6. “粉黛愁成垢”:忧愁使得妆容失去了光彩,显得肮脏。
  7. “春风三月有时阑”:春天的时光慢慢流逝,感叹时光易逝。
  8. “遮不尽梨花丑”:即使有春风,也无法掩盖梨花的凋零与丑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粉黛愁成垢”,通过妆容的比喻表现内心的苦楚。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与人心相呼应。
  • 对仗:整首词有对仗之美,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借助自然景物反映了人心的孤独与凋零。诗人在离别的氛围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离别的情感与无奈。
  • :象征着依依惜别的情感。
  • 梨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凋零与失去。
  • 春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金绶”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束缚
    C. 美丽
    D. 友谊

  2. 诗人如何看待时间的流逝?
    A. 愉快
    B. 无奈
    C. 忽视
    D. 期待

  3. “粉黛愁成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疲惫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表达了对离别的相思与无奈,而琴操的《卜算子》则更为深沉,传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反映了内心情感,但琴操更加强调了个人的孤独感和时间的无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