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自述》

时间: 2025-01-01 13:53:20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自述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白话文翻译:

凉爽的竹席和青色的纱帘,
我在午后微风中打盹。
睡醒时听到晚间的衙门没有任何事情,
慢慢地享受宁静。
床头的几卷书已经读完,
我搔着头思索着归隐的事情。
感觉到对功名的追求懒得再去追逐。
如果问起使君的才华与学问,
又能如何呢?
不过是得到了人世间一味的愚昧而已。


注释:

  • 凉簟:凉爽的竹席。
  • 碧纱厨:指绿色的纱帘,形容环境清幽。
  • 晚衙:指傍晚的官衙,暗示工作结束。
  • 徐徐:形容缓慢的样子。
  • 搔首:形容思索或困惑的样子。
  • 功名:指官职和名声。
  • 使君:指地方官员,常用于代指有权势的人。
  • 一味愚:形容对世俗追求的无奈和愚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兼任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情的作品,也有清新婉约的诗篇。苏轼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理想与情感,兼具哲理性和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当时他身处逆境,心境却愈加宁静,体现出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追求内心安宁的生活哲学。


诗歌鉴赏:

《南乡子·自述》是苏轼在被贬期间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词构建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诗人以“凉簟碧纱厨”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凉、舒适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夏日午后的宁静。

诗人在这份宁静中,享受着“清风”和“睡余”的闲适时光,表明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在晚间的衙门里没有任何事务,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反映出他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接下来的“读尽床头几卷书”,则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尽管他在外界的追求上有所放弃,但他依然在内心深处寻找着自我归属。

最后两句“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则是对世俗功名的讽刺。即使他人有才华、地位又如何?在他看来,那不过是一种愚昧的追求。整首词在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苏轼的智慧与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簟碧纱厨:描绘出一个清凉的环境,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 一枕清风昼睡馀:在微风中打盹,体现出一种恬淡安逸的生活状态。
  •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表达出对生活宁静的享受,没有烦恼。
  • 读尽床头几卷书:显示出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阅读的乐趣。
  • 搔首赋归欤:思索归隐的生活,表现出对功名的厌倦。
  • 自觉功名懒更疏:对功名的淡漠,体现出内心的自由与解脱。
  •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对世俗权势的质疑,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 占得人间一味愚:总结出对世俗的无奈和批判,表达出一种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凉簟碧纱厨”与“睡听晚衙无一事”,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功名”比作一种负担,表现出对其的厌倦。
  • 拟人:对“晚衙”拟人化,体现出生活的安静。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保持的洒脱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簟:象征着清凉与安逸,反映出诗人渴望的生活状态。
  • 碧纱:代表了清幽的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 清风:象征着自由与舒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书卷:象征知识与智慧,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乡子·自述》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轼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凉簟碧纱厨”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书房
    • B. 书卷
    • C. 生活环境
    • D. 官衙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功名的追求
    • B. 对世俗愚昧的反思
    • C. 对生活的满足
    • D. 对知识的渴求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 - 苏轼:同样反映了他对人生感悟的作品。
  • 《静夜思》 - 李白:表达了对宁静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南乡子·自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为洒脱,陶渊明则更为隐逸。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