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回文
作者:苏轼 〔宋代〕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尤其是红梅花的娇小和柔美。诗人通过“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的句子,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感受,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离别的惋惜。
注释
- 峤南:指南方的高山或陡峭的地方,这里特指江南地区。
- 江浅:江水浅,显现出水底的景象。
- 红梅:指红色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疏篱:稀疏的篱笆,表明一种朦胧和幽静的环境。
- 老人行即到:意指老年人走路慢,但一旦到达目的地便会变老,暗示时光流逝。
典故解析
这首词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可以看出诗人对离别的感伤,表现了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生命如同梅枝般脆弱,离别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北宋著名词人、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丰富而著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因政治原因被贬的时期,面对人生的种种无奈与离别,他的词中愈发流露出对人、事、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江南春日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红梅小”这一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词中“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两句,运用了对称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对老人与离别的感悟,诗人传达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珍惜。整体上,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景,更深层次地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苏轼在这短短的八句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细腻观察,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峤南江浅红梅小:描绘江南水面上小红梅的美丽,意象清新。
- 小梅红浅江南峤:反复强调梅花的娇小与江南的韵味。
-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展现人与自然相互观察的动态关系。
-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感叹时间的流逝,人生如梦。
-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通过残枝的意象,表达离别的惋惜与伤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展现对称美。
- 拟人:梅花和篱笆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加了亲切感。
- 比喻:离别与残枝的比喻,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离别的深刻思考,同时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分析
- 红梅:象征美丽与希望,春天的到来。
- 疏篱:代表一种幽静的环境,也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界限。
- 老人:象征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 残枝: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离别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窥我向疏篱”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 对时间的无奈
C. 美丽的风景 -
“离别惜残枝”中的“残枝”象征什么?
A. 新生命的开始
B. 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C. 美好事物的存在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绘春天的情景和感慨。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李清照的词,展现春天的美丽和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
- 杜甫的《春望》:聚焦于国家和个人的困境,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