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赋》
时间: 2024-12-29 18:01:46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
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
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噫!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
向为何声,岂其鬼耶?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吾闻有生,莫智于人。
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
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
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
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余俛而笑,仰而觉。
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白话文翻译:
苏子在夜里坐着,听见有老鼠在啮咬东西。他拍了拍床来制止它,老鼠停下了,但不久又开始啮咬。于是让小童子点亮蜡烛去照亮,发现一个空的袋子。老鼠在袋子里发出“嘐嘐聱聱”的声音。我心想:这只老鼠被困在袋子里,无法逃脱。于是我打开袋子一看,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举起蜡烛仔细查找,结果发现里面竟然有一只死鼠。小童子惊讶地说:“这只老鼠刚才还在啮咬,怎么现在就死了呢?刚才的声音,难道是它的鬼魂在叫吗?”我把死鼠翻出来,放在地上,它竟然跑掉了,尽管有些敏捷的人也没能及时抓住。苏子叹息道:“真奇怪啊,这只老鼠真聪明!它被关在坚固的袋子里,无法啮咬出去,所以竟然用声音引诱人,使自己未死却已经死去。听说人是最聪明的生物,扰龙伐蛟,登龟狩麟,支配万物,最后却被一只小老鼠所困,被其阴谋所骗,惊吓得像兔子一样逃窜,这究竟算什么聪明呢?”坐着假寐,私下思索这些。我若有一个告诫我,告诉我你学得再多也未必能洞察真理,因为你对待事物的态度并不统一,所以一只老鼠的啮咬就能令你产生变化。人可以打碎千金的美玉,却不能在破锅时保持安静;可以搏斗猛虎,却不能在蜂虿面前不变色,这正是心态不一的祸害。你说出的话却忘记了?我俯下身笑,仰头醒悟。于是让小童子执笔,记录下我的所作所为。
注释:
- 黠鼠:狡猾的老鼠。
- 拊床:拍打床铺以驱赶老鼠。
- 橐:袋子。
- 嘐嘐聱聱:形容老鼠啮咬的声音。
- 莫措其手:没有人能及时出手抓住。
- 扰龙伐蛟:比喻人类的强大,但也表明其脆弱。
典故解析:
- 扰龙伐蛟:出自古代神话,意指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
- 惊脱兔于处女:指惊吓而逃,原典不详,表现出人类的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黠鼠赋》创作于苏轼晚年,经过多次人生波折,常常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人类的智慧与脆弱。
诗歌鉴赏:
《黠鼠赋》以一只老鼠的狡猾为切入点,展现了人类在自以为聪明的情况下却常常被低级动物所戏弄的矛盾心理。这种反转不仅引人发笑,更引发深思。苏轼通过老鼠的聪明与人类的愚蠢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类在复杂环境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局限性。全诗不仅仅是一则故事,更是一种对人性、智慧和生存状态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苏子夜坐: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苏子的沉思。
- 有鼠方啮:引入事件,鼠的出现象征着潜在的危险。
- 使童子烛之:表现出苏子对事件的重视,体现了他的智慧。
- 堕地乃走:老鼠的逃脱象征着智慧与运气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鼠的聪明与人类的智慧进行对比。
- 拟人:赋予老鼠人类的特性,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类的智慧与愚蠢,借助老鼠的狡猾,反思人类在面对简单生命时的自负与无知。
意象分析:
- 鼠:象征着狡猾与生存智慧。
- 烛光:象征着启蒙与知识的光芒。
- 袋子:象征着困境与限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夜里听到什么声音?
- A. 风声
- B. 鼠声
- C. 鸟声
-
童子看到死鼠后,感到什么?
- A. 惊讶
- B. 高兴
- C. 悲伤
-
苏子认为老鼠的聪明表现在哪些方面?
- A. 能力强
- B. 用声音引诱
- C. 逃跑快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苏轼的诗在意象上更为丰富,情感更为细腻,展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