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好》

时间: 2025-01-06 17:09:41

槛菊愁烟沾秋露。

天微冷、双燕辞去。

月明空照别离苦。

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雕寒树。

凭阑望、迢遥长路。

花笺写就此情绪。

特寄传、知何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端正好
槛菊愁烟沾秋露。
天微冷双燕辞去。
月明空照别离苦。
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雕寒树。
凭阑望迢遥长路。
花笺写就此情绪。
特寄传知何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槛上的菊花因烟雾而显得愁苦,被秋露打湿。天气稍微变冷,双燕已离去。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的别离之苦,透过窗户洒进来。夜里,西风吹动着寒冷的树木,我倚着栏杆,望着遥远而漫长的道路。将我的情绪写在花笺上,特意寄出,希望能传达给你,知道你在何处。

注释

  • 槛菊:指窗槛上的菊花。
  • 愁烟:形容因秋霜、秋露而显得忧愁的景象。
  • 双燕辞去:双燕在秋天来临之际离去,象征离别。
  • 透素光:指透过窗户的明亮月光。
  • 朱户:红色的门,象征着温暖的家。
  • 雕寒树:形容寒风吹动树木,树木的形态变得凋零。
  • 迢遥长路:形容路途遥远,象征着离别的漫长与孤独。
  • 花笺:用花纹纸写信,代表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其诗作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怀。

创作背景

《端正好》创作于秋季,诗人或许经历了离别的情感,或身处一个情感孤独的时刻。秋天象征着凋零与离别,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端正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映射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诗的开头,槛菊愁烟与秋露的意象,勾勒出秋天的凄凉和孤寂。随着天气转冷,双燕的离去更是加深了这种离别的苦楚。月光的照耀使得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别离,透过朱户的光线,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等待。

“夜来西风雕寒树”一句,描绘了寒风凛冽的场景,树木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在为离别而感伤。最后几句,诗人凭栏远望,写下此情此景,寄希望于远方的你,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渗透着人情的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体会和对情感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槛菊愁烟沾秋露:窗外的菊花因烟雾和秋露而显得忧愁,暗示秋天的萧瑟。
  2. 天微冷双燕辞去:天气渐凉,双燕离去,象征着离别与失去。
  3. 月明空照别离苦: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荡荡的心情,感受到离别的苦楚。
  4. 透素光穿朱户:透过窗户的月光,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5. 夜来西风雕寒树:西风吹动着寒冷的树木,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6. 凭阑望迢遥长路:依靠栏杆,远望漫长的道路,充满思念与期待。
  7. 花笺写就此情绪:将情感写在花笺上,寄托思念。
  8. 特寄传知何处:希望将情感传达给远方的人,想知道对方的所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槛菊愁烟”用愁苦的菊花比喻诗人的心情。
  • 拟人:如“雕寒树”,赋予树木以感情,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月明空照别离苦”与“透素光穿朱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离别的时刻,感受到季节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槛菊: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孤独。
  • 双燕:代表离别与失去,燕子往往象征着春天与团聚。
  • 月光:象征着思念与希望,明亮的月光映照着孤独的心情。
  • 寒树:象征着凋零与冷清,衬托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槛菊愁烟沾秋露”的意思是: A. 菊花因风而落
    B. 菊花因秋露而愁苦
    C. 菊花因阳光而灿烂
    D. 菊花因雨水而生长

  2. 诗中“月明空照别离苦”表达了诗人的: A. 快乐
    B. 思念与苦楚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朋友的祝福

  3. “双燕辞去”中双燕象征的是: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与失去
    C. 亲密的友谊
    D. 快乐的时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写了月光下的孤独与思念。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杜安世的《端正好》都在月夜中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杜甫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思念,而杜安世则通过自然的描绘来渲染离别的苦楚。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诗人对亲情与友情的深刻体会。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