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令》

时间: 2025-01-19 23:59:07

春梦无凭犹懒起。

银烛尽、画帘低垂。

小庭杨柳黄金翠,桃脸两三枝。

妆阁慵梳洗。

闷无绪、玉箫抛掷。

絮飘纷纷人疏远,空对日迟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惟春梦无凭犹懒起。银烛尽画帘低垂。小庭杨柳黄金翠,桃脸两三枝。妆阁慵梳洗。闷无绪玉箫抛掷。絮飘纷纷人疏远,空对日迟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梦没有凭据,我懒得起床。银色的蜡烛燃尽,画帘低垂。小庭院里杨柳青翠如金,桃花脸庞开了两三枝。妆楼里我懒得梳理打扮,心情烦闷无所事事,玉箫也随意抛弃。飞絮纷纷飘落,人们渐渐疏远,只能空对着迟迟升起的太阳。

注释:

  • 春梦无凭:春天的梦境没有真实的依据,形容梦境虚幻。
  • 银烛尽:银色的蜡烛燃尽,象征夜晚的结束和清晨的来临。
  • 画帘低垂:装饰性的帘子低垂,暗示室内的幽静和懒散。
  • 小庭杨柳黄金翠:描绘小院中杨柳的生机与美丽,色彩鲜明。
  • 桃脸两三枝:桃花开得不多,形象化表现春天的气息。
  • 妆阁慵梳洗:妆楼里懒得梳洗,表现出一种慵懒的状态。
  • 玉箫抛掷:玉制的箫随意抛弃,表现无心情的状态。
  • 絮飘纷纷:柳絮飘散,暗示春天的温柔和流转。
  • 空对日迟迟:面对缓缓升起的太阳,感到孤独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安世,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精湛的诗词创作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借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好时光的感怀,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惆怅。

诗歌鉴赏:

《惜春令》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开篇即以“春梦无凭犹懒起”引人入胜,诗人以梦的虚幻引出对现实的无奈。接着通过描绘银烛和低垂的画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懒散的氛围。小庭中的杨柳与桃花则是春天的象征,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诗中“妆阁慵梳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慵懒,更暗示了内心的烦闷与失落感。

随着诗情的深入,诗人通过“闷无绪玉箫抛掷”,表现出无心情的状态,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无所谓,增加了整首诗的悲凉气氛。最后以“空对日迟迟”收尾,既有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也透露出一丝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杜安世深厚的艺术造诣与独特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梦无凭犹懒起”:春天的梦境没有真实的依据,表明作者对现实的逃避。
  • “银烛尽画帘低垂”:描写夜晚结束,清晨来临的静谧。
  • “小庭杨柳黄金翠,桃脸两三枝”:描绘庭院中春日的生机,色彩鲜艳。
  • “妆阁慵梳洗”: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懒散态度。
  • “闷无绪玉箫抛掷”:无心情的表现,象征内心的烦闷。
  • “絮飘纷纷人疏远”:春天的飘絮与人际关系的疏远形成对比。
  • “空对日迟迟”:面对缓缓升起的太阳,表达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梦与现实进行对比,展示生活的无常。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孤独,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人际关系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梦:象征虚幻与逃避。
  • 银烛:象征夜晚与宁静。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玉箫:象征音乐与情感的抒发。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场景,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梦无凭”是什么意思? A. 梦境真实
    B. 梦境虚幻
    C. 不再做梦
    D. 梦境美好

  2. “银烛尽”所描绘的时节是? A. 早晨
    B. 黄昏
    C. 正午
    D. 深夜

  3. “妆阁慵梳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A. 高兴
    B. 忙碌
    C. 懒惰
    D. 激动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杜安世的《惜春令》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描写,而李白更强调酒与月的自然意象。
  • 杜甫的《春望》则从国家大事入手,体现了对社会的关注,风格上比《惜春令》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杜安世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