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天中节》
时间: 2025-01-01 13:08: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幺令·天中节
作者: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的盛况。手腕上缠着虎符,佳节又到了端午。门前的艾草和蒲草青翠欲滴,天空湛蓝,纸鸢在空中翩翩起舞。粽子的香气飘散十里远,举杯共饮,欢聚一堂。龙舟在水中争相竞渡,助威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凭吊江边祭奠的诗歌,吟诵着君子的雅赋。
感叹怀王的昏庸无知,悲伤秦国吞并楚国的历史。作为异乡的客人,不禁泪流满面,白发苍苍,不知已几许?朝夕在新亭前相对而泣,泪水已流干在陵阳的地方。汨罗江边的景象,湘水的离愁已逝去,只留下无数的断肠之句。
注释
- 虎符:古代的兵符,象征权力和军事。
-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纪念屈原。
- 艾蒲:艾草和蒲草,端午节时的传统植物,用于驱邪避疫。
- 粽叶香:指粽子的香味,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
- 龙舟:端午节期间的传统活动,象征团结和勇气。
- 怀王:指楚怀王,因昏庸而导致国家覆灭。
- 汨罗江: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是对其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端午节,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描绘,抒发了对屈原的怀念及对历史的感慨,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诗歌鉴赏
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端午节的热烈气氛和对历史的沉思。开篇以“虎符缠臂”引入,象征着节日的庄重与仪式感,紧接着描述了门前青翠的艾蒲和天空中翩翩起舞的纸鸢,生动地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而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对屈原的怀念,感叹历史的悲剧,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通过对“怀王昏聩”和“秦吞楚”的描述,诗人不仅在追忆屈原的伟大,也在借古讽今,警示当代人对国家的责任。
最后,诗人以“泪竭陵阳处”收尾,流露出深深的感伤和无奈,唤醒了读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通过“虎符”引入节日,象征权力与节日的庄重。
-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描绘出端午节的热闹场景,生动形象。
-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体现节日的传统美食和欢聚场景。
-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表现龙舟竞渡的热情以及对屈原的纪念。
-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历史的反思,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悲痛。
-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感情的发泄,涉及个人的沧桑与无奈。
-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诗人情感的极致表现,泪水流尽。
-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总结对历史的沉思,意象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节日的热闹与屈原的悲剧相对比,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纸鸢舞动如人,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引入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深沉而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符:象征权力与节日的庄重。
- 艾蒲:代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 纸鸢:象征自由与欢乐。
- 龙舟:象征团结与竞争。
- 汨罗江:屈原投江的悲壮之地,承载历史情感。
这些意象不仅呈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还隐含了历史的沉重,使得整首词情感丰富而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关于“虎符”的理解,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代表爱情
B. 代表权力和节日的庄重
C. 代表自由 -
“朝夕新亭对泣”中“新亭”指的是什么?
A. 新建的亭子
B. 诗人所处的环境
C. 传统的节日场所 -
诗中提到的“龙舟”象征什么?
A. 个人的孤独
B. 国家团结与竞争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深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端午日赐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同样描写端午节的气氛。
诗词对比:
- 苏轼《六幺令·天中节》与屈原《离骚》: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但苏轼的词更强调节日的欢乐与对屈原的怀念,而屈原的《离骚》则更为沉郁悲壮。
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两位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相似主题的诠释与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离骚》屈原著
- 《宋词三百首》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苏轼及其作品的背景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