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佛赞西方经现在》
时间: 2025-01-19 15:51: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佛赞西方经现在。广长舌相三千界。为要众生生信解。临终迈。不修净业犹何待。七宝池塘波一派。莲华朵朵车轮大。华内托生真自在。分三辈。阿鞞跋致长无退。
白话文翻译:
佛陀所称赞的西方经书如今已经显现。广大的舌头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流传,旨在让众生能够信仰理解。临终时刻,若不修持清净的业,究竟还有何等等待呢?七宝池塘波澜荡漾,盛开的莲花如车轮般巨大。在花中托生的灵魂是真正的自在。众生分为三辈,阿弥陀佛的接引长久无退。
注释:
- 佛赞:指佛陀对某种经文的称赞。
- 西方经:指的是《无量寿经》等教义,主要讲述西方极乐世界的内容。
- 三千界:佛教中指无数宇宙的总称。
- 生信解:让众生产生信仰和理解。
- 临终:临近死亡。
- 净业:修持清净的善业。
- 七宝池塘:佛教中极乐世界的象征,代表美好和富饶。
- 莲华:象征着纯洁和觉悟。
- 阿鞞跋致:即“阿弥陀佛”,表示接引众生的长久不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可旻,宋代诗人,主要以佛教诗词著称,作品常融入宗教哲理,强调信仰和修行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的盛行期,许多文人通过诗词表达对宗教的理解和信仰。诗作探讨了生死、信仰与修行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渔家傲·佛赞西方经现在》深刻地反映了佛教思想,尤其是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与信仰的追求。开头提到的“佛赞西方经现在”,直接引入了诗歌主题,表明了佛教经典在当时普及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广长舌相三千界”的形象,展现了佛教教义的广泛传播与影响力,强调了信仰与理解对众生的重要性。
在谈及“临终迈”时,诗人提醒人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应忽视修行,暗示修持清净业的重要性,带有一丝警示意味。随后描绘的“七宝池塘”和“莲华朵朵”则营造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境界,象征着理想的佛教世界。在此,莲花不仅仅是美丽的象征,它更代表着从污泥中生长出来的纯洁,暗示着通过修行,众生最终能够达到的解脱与自在。
最后一句“阿鞞跋致长无退”则传达了一种坚定信念,表达了对阿弥陀佛接引的信仰,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整首诗在哲理与意象的结合上,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与个人的信仰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佛赞西方经现在”:指佛教经典的显现,暗示其重要性及启示。
- “广长舌相三千界”:形象地描绘佛教教义的广泛传播。
- “为要众生生信解”:强调信仰与理解的重要性。
- “临终迈”:提醒人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 “不修净业犹何待”:质问不修行的后果。
- “七宝池塘波一派”:描绘理想的佛国景象。
- “莲华朵朵车轮大”:象征着信仰的伟大与纯洁。
- “华内托生真自在”:暗示通过信仰获得的解脱。
- “分三辈”:提到信仰的不同层次。
- “阿鞞跋致长无退”:表达对佛陀接引的坚定信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莲华朵朵车轮大”,比喻莲花的伟大与美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七宝池塘象征着美好与富饶,莲华象征着纯洁与觉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信仰与修行的重要性,通过描绘理想的佛国景象,表现出追求精神解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七宝池塘:象征极乐世界的富饶与美好。
- 莲华:象征纯洁与觉悟。
- 阿弥陀佛:象征接引众生的信仰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方经”主要指哪类经典?
- A. 道教经典
- B. 佛教经典
- C. 儒家经典
- D. 诗词
-
“莲华朵朵车轮大”中的“车轮”象征什么?
- A. 努力
- B. 生命
- C. 伟大与纯洁
- D. 时间
-
诗中提醒人们在生命最后时刻要注意什么?
- A. 财富
- B. 修行
- C. 朋友
- D. 家庭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诗词对比:
- 比较可旻的作品与唐代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与超脱的追求,但可旻更强调信仰的力量,而王维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归宿。
参考资料: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深入理解佛教与诗词的关系以及该诗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