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闻歌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5:48:12

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

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欢闻歌二首 其二 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 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阴。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有一种叫做相思木的树,它的影子与心形相映成趣,象征着同心。 然而,游荡的女子不可追求,谁能停止那空旷的阴影呢?

注释:

  • 相思木:传说中的一种树木,象征着相思之情。
  • 合影复同心:树木的影子与心形相映,比喻心意相通。
  • 游女:游荡的女子,这里可能指难以捉摸或不可得的女子。
  • 息空阴:停止那空旷的阴影,比喻停止对不可得之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位难以追求的女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相思木”和“游女”两个意象,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无奈。相思木的影子与心形相映,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深情与期盼,而“游女不可求”则揭示了这种期盼的无法实现。诗中的“谁能息空阴”一句,更是将这种无奈和失落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停止对爱情的追求的深刻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这两句通过“相思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期盼。树木的影子与心形相映,象征着心意相通。
  • “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阴。”: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实现愿望的无奈和感慨。游荡的女子不可追求,而“息空阴”则比喻停止对不可得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相思木”和“游女”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 象征:“相思木”和“游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象征着爱情和无法实现的愿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爱情的渴望与无奈。通过“相思木”和“游女”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深切期盼和无法实现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相思木:象征着相思之情。
  • 游女:象征着难以捉摸或不可得的女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相思木”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师徒情 答案:B

  2. “游女不可求”中的“游女”指的是什么? A. 游荡的女子 B. 游荡的男子 C. 游荡的动物 D. 游荡的植物 答案:A

  3. “谁能息空阴”中的“息空阴”比喻什么? A. 停止对爱情的追求 B. 停止对友情的追求 C. 停止对亲情的追求 D. 停止对师徒情的追求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思》(王维):表达了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长恨歌》(白居易):通过杨贵妃的故事,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对比:

  • 《相思》(王维)与《欢闻歌二首 其二》(萧衍):两者都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而萧衍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于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南朝诗选》
  • 《萧衍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