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 送春》
时间: 2025-01-17 10:04: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壶中天 送春》
作者: 伍宗仪 〔清代〕
帘前鸟语,正景色融合,乍晴天气。
柳绿桃残春已暮,惆怅人生如寄。
匣里珠玑,囊中锦绣,一旦皆捐弃。
浮云过尽,尘缘回想无味。
堪叹粉蝶寻香,游蜂酿蜜,也被韶光饵。
转瞬落红花满地,犹是相偎相倚。
万种凄凉,千般懊恼,终日如沉醉。
无情风雨,韶光一霎更易。
白话文翻译:
帘外传来的鸟鸣声,正好与眼前的美景融合,天气刚刚放晴。
柳树绿了,桃花却已凋零,春天也已接近尾声,让人感到惆怅,人生如同寄居。
匣子里的珠宝,囊中的锦绣,转瞬之间皆被抛弃。
浮云飘过,世俗的缘分回想起来却毫无趣味。
令人惋惜的是,粉蝶在寻找花香,蜜蜂在酿蜜,竟然也被这流光所诱惑。
转瞬之间,花瓣纷纷落下,满地的落红,依旧是相依相偎。
无数的凄凉,千般的懊恼,整日如同沉醉。
无情的风雨,岁月瞬息万变。
注释:
- 乍晴:刚刚放晴,形容天气变化。
- 惆怅:心中感到忧伤和不快。
- 人生如寄:比喻人生短暂,如同寄居他处。
- 匣里珠玑,囊中锦绣:比喻珍贵的物品和华美的衣物,象征世俗的富贵。
- 堪叹:值得感叹,表示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伍宗仪,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细腻,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创作背景:
《壶中天 送春》创作于春季,正值春去春来的时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壶中天 送春》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诗。诗人在描绘春天景象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开头几句以鸟鸣和晴天的景象引入,给人以美好的感觉,但随着诗句的发展,春天的暮色和桃花的凋零让人感到惆怅,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诗中通过“匣里珠玑,囊中锦绣”来象征世俗的富贵,这种对物质的描绘与后面“皆捐弃”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理解。浮云的飘过与尘缘的无味,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转瞬即逝的韶光,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最后,万种凄凉与千般懊恼交织成一种沉醉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无力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无情,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帘前鸟语,正景色融合,乍晴天气: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鸟鸣声与美丽的景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
- 柳绿桃残春已暮,惆怅人生如寄:春天即将结束,柳树发芽而桃花已凋,诗人感到人生短暂如同寄居他处。
- 匣里珠玑,囊中锦绣,一旦皆捐弃:象征物质财富的无常与不重要,表明诗人对世俗的看透。
- 浮云过尽,尘缘回想无味:浮云象征时间的流逝,回想往事却感到无趣,表现出对过往的淡漠。
- 堪叹粉蝶寻香,游蜂酿蜜,也被韶光饵:自然界中的生灵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束缚,表达出时间的无情。
- 转瞬落红花满地,犹是相偎相倚:落花满地,虽然春天已去,但依然有淡淡的温情。
- 万种凄凉,千般懊恼,终日如沉醉: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感到无尽的凄凉和痛苦。
- 无情风雨,韶光一霎更易:自然的无情与时间的飞逝,使得一切都在瞬息之间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生如寄”,将人生比作短暂的寄居。
- 拟人:如“堪叹粉蝶寻香”,赋予自然生物以情感。
- 对仗:如“万种凄凉,千般懊恼”,增强语势和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语: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柳绿桃残:代表春天的繁华与逝去。
- 珠玑与锦绣:象征物质财富的无常。
- 浮云:隐喻时间的流逝。
- 落红:象征美好事物的凋零与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帘前鸟语”主要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美好的春天
B. 秋天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
“匣里珠玑,囊中锦绣”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物质财富的重要性
B. 物质财富的无常
C. 物质财富的积累 -
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 A. 珍惜时间
B. 无情与淡漠
C. 渴望时间流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相见欢》 李煜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更加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 李煜的《相见欢》:情感更加细腻,表达了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