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 花气》
时间: 2025-01-19 21:32: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壶中天 花气》 作者: 宗婉 〔清代〕
春愁未醒,忽春风吹送,春情如水。
春浅春深春不觉,暗袭春人衣袂。
春思朦胧,春魂淡宕,春梦霏霏坠。
日高春暖,晓莺啼破春睡。
堪爱阑亚凭香,帘低浮艳,画到空濛际。
一片浓芬无著处,散入碧纱窗里。
不是旃檀,并非沈速,薰遍繁华地。
隔墙邻女,可曾猜是花气。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忧愁尚未消散,忽然春风送来,春情如水般涌动。春天是浅是深,春天的变化难以察觉,悄然袭来,似乎要抚摸春人的衣袖。春思模糊,春魂轻盈,春梦如细雨般飘落。阳光高照,春天温暖,清晨的黄莺啼鸣打破了春日的酣睡。
可爱的栏杆上,香气扑鼻,帘子低垂,颜色浮动,画面模糊而美丽。
一片浓厚的花香无处不在,散入碧纱窗中。
这香气不是檀香,也不是沈香,却弥漫在繁华的土地上。
隔墙的邻家女子,是否能猜到这香气是花的气息呢?
注释
- 春愁: 春天带来的忧愁,常见于古代诗词。
- 春情如水: 形容春天的情感如水般柔和而流动。
- 衣袂: 衣袖,古代衣服的袖子。
- 晓莺: 清晨的黄莺,象征春天的到来。
- 浓芬: 浓烈的香气。
- 旃檀: 一种香木,常用于制作香料。
- 沈速: 另一种香木,气味芳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婉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与情感,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与思考,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惆怅,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壶中天 花气》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其中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心情。开篇即以“春愁未醒”引入,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并不只是欢乐,仿佛还夹杂着一丝忧愁。春风轻拂,春情如水,这种细腻的比喻将春天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诗人借助春天的变化,探讨了春思与春梦,表现出内心的迷惘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中的“晓莺啼破春睡”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清晨,传达出一种从梦中醒来的感觉,仿佛春天的一切都在唤醒沉睡的心灵。
后半部分则通过“堪爱阑亚凭香”描绘了春日里人与自然的交融,诗人在此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隔墙邻女,可曾猜是花气”既是一种寻常的生活场景,又引发读者对爱的思考,是否这香气正是对那邻家女子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感悟与对爱情的柔情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愁未醒,忽春风吹送,春情如水: 描绘春天来临时的情绪,春天带来的愁苦尚未消散。
- 春浅春深春不觉,暗袭春人衣袂: 春天的变化不易察觉,春风悄然袭来,似乎要亲吻人的衣袖。
- 春思朦胧,春魂淡宕,春梦霏霏坠: 春天的思绪模糊,梦境轻盈如细雨般纷飞。
- 日高春暖,晓莺啼破春睡: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清晨的黄莺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 堪爱阑亚凭香,帘低浮艳,画到空濛际: 细腻的描绘栏杆上香气的美好,帘子低垂,色彩朦胧。
- 一片浓芬无著处,散入碧纱窗里: 花香弥漫,无处不在,轻轻飘入窗内。
- 不是旃檀,并非沈速,薰遍繁华地: 这香气不是檀香或沈香,却弥漫在繁华的世界中。
- 隔墙邻女,可曾猜是花气: 隔墙的邻家女子,能否猜到这香气的来源?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情如水”将春天的情感比作流水,突显其柔和与流动性。
- 拟人: “春梦霏霏坠”赋予春梦以人的特征,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 在结构上多处运用对仗,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 代表着生机、希望与爱情。
- 香气: 代表生命的美好与情感的细腻。
- 衣袂: 代表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暗示情感的流动。
- 邻女: 代表爱情与思念的对象,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情如水”意指什么? A. 春天的雨水
B. 春天的情感柔和如水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 B -
诗中“晓莺啼破春睡”描绘的场景是什么? A. 黄莺在春天的早晨歌唱
B. 春天的梦境
C. 春天的黄昏
答案: A -
诗人用“隔墙邻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邻居的喜爱
B. 对爱情的思念
C. 对春天的厌倦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描绘春天的清晨,以自然景色为主,表现出一种清新与希望;而《壶中天 花气》则更多地融入了情感的细腻,体现了春天带来的复杂情绪。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