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当涂》

时间: 2025-01-17 10:21:54

一似余杭路,寒洲半是芦。

客依秋泊岸,渔带晚收罛。

远树齐於荠,平芜杂以凫。

可怜沙上月,相见又当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次当涂
一似余杭路,寒洲半是芦。
客依秋泊岸,渔带晚收罛。
远树齐於荠,平芜杂以凫。
可怜沙上月,相见又当涂。

白话文翻译:

这条水路像余杭的道路,寒冷的洲渚上半是芦苇。
旅客在秋天的岸边停泊,渔夫正在晚间收网。
远处的树木与荠菜齐平,平坦的芦苇丛中杂糅着野鸭。
可怜沙滩上的月亮,我们再次相遇,又是在这个地方。

注释:

  • 余杭:指浙江省余杭县,因水路而闻名。
  • 寒洲:指寒冷的洲渚,通常是河流中的小岛或滩涂。
  • :指捕鱼用的网,通常是渔民用来捕鱼的工具。
  • 齐於荠:意为远处的树木与荠菜齐平,形象地描绘出远景。
  • 可怜:表示一种怜惜的情感。
  • 相见又当涂:指再次相见的地方仍然是在此。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提及典故,但“余杭”作为一个地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是诗人所熟知的地方,亦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云,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常以淡淡的忧愁和清新的意境打动人心。

创作背景:

《舟次当涂》创作于诗人舟行当涂时,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水乡的景象,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行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舟次当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水边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感知。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淡淡忧愁的氛围。诗的开头以“余杭路”引出,表达了对熟悉水路的亲切感。接着,寒洲的芦苇、秋泊的旅客、晚收的渔网,这一系列画面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水乡图景。远处树木与荠菜的齐平,以及沙滩上的月亮,都透露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诗中“可怜沙上月,相见又当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友人的思念。月亮的意象在诗中反复出现,象征着思念与团聚的渴望,给人以深思与感慨。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气息,渗透着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似余杭路:开篇即点明地点,营造出熟悉的情境。
  2. 寒洲半是芦:用生动的意象描绘秋天的寒冷与自然的茂盛。
  3. 客依秋泊岸:描绘泊岸的旅客,增强了人情味。
  4. 渔带晚收罛:渔民在傍晚收网,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惬意。
  5. 远树齐於荠:描绘远景,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6. 平芜杂以凫:平坦的芦苇中有野鸭,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生态。
  7. 可怜沙上月:月亮的意象引发思念。
  8. 相见又当涂:再相见于此,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似”形容水路,生动形象。
  • 对仗:如“远树齐於荠,平芜杂以凫”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 意象:如“月”“沙”,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思念与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水边的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余杭:象征温馨与乡愁。
  • 寒洲:代表孤独与静谧。
  • 芦苇:象征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美好。
  • 月亮:象征思念与团聚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洲”指的是什么地方? A. 热带地区
    B. 河流中的小岛
    C. 高山

  2. 诗中“可怜沙上月”的意思是? A. 对月亮的赞美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描绘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思念之情? A. 月亮
    B. 渔网
    C. 树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舟次当涂》与《早发白帝城》: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舟次当涂》更注重秋天的宁静和思念,而《早发白帝城》则突出奔放与朝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表达了各自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