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蔡氏女子二首
王安石
我营兮北渚,有怀兮归女。
石梁兮以苫盖,绿阴阴兮承宇。
仰有桂兮俯有兰,嗟汝归兮路岂难。
望超然之白云,临清流而长叹。
白话文翻译:
我在北边的水边营帐,思念着你这个归来的女子。
石桥上用苫布遮盖,绿树成荫,承托着天空。
仰望树上桂花,低头看地上的兰花,唉,你的归来,路途岂会艰难?
望着那飘渺的白云,站在清流边长叹一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营:营帐,军营。
- 渚:水边的小洲。
- 苫:用布遮盖。
- 阴阴:形容绿树成荫的样子。
- 承宇:支撑天空。
- 嗟:叹息,感叹。
- 岂:难道。
- 超然:超然物外,形容心境淡泊。
- 临:靠近,面对。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的典故较少,但“桂”和“兰”常被用作美好的象征,桂花象征高洁,兰花象征优雅,常被用来形容有德行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领军人物,提倡新法,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富强。王安石的诗词具有鲜明的个性,常融政治、哲理于诗中。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与蔡氏女子的友谊背景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寄蔡氏女子二首》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营帐、石桥、绿阴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个恬静、优雅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思念。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之中,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刻而细腻。
首联“我营兮北渚,有怀兮归女”,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地点和情感,展现出一种思念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石梁兮以苫盖”和“绿阴阴兮承宇”展示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思念难以言表,但自然的美景足以安慰心灵。
后两句“望超然之白云,临清流而长叹”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白云的超然与清流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澎湃与思绪的纷乱。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折射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清丽而意境深远,极具王安石风格,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又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高洁的情操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营兮北渚,有怀兮归女:诗人身处北边水边的营帐,思念着归来的女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石梁兮以苫盖,绿阴阴兮承宇:描绘了营地中的环境,石桥上用苫布遮盖,绿树成荫,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舒适。
- 仰有桂兮俯有兰:抬头可以见到桂花,低头则是兰花,象征着美好与高洁,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的赞美。
- 嗟汝归兮路岂难:感叹你归来的路途并不艰难,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与祝福。
- 望超然之白云,临清流而长叹:最后,诗人看着飘渺的白云,站在清流旁长叹,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仰有桂兮俯有兰”比喻了美好的事物,象征着友人的美好品质。
- 拟人:通过“嗟汝归兮路岂难”赋予了路途以情感,使得思念更加生动。
- 对仗:如“仰有桂兮俯有兰”,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诗人在思念中反映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高洁的情操与优雅的气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渚:象征着思念的地点,水边的宁静与思念相结合。
- 石梁:象征稳固与连接,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桂、兰:象征美好与高洁,体现了友人的品质。
- 白云、清流:代表超然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北渚”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南边的水岸
B. 北边的水边
C. 中间的河流 -
诗人用什么描绘了营地的环境?
A. 石桥和绿树
B. 大山和湖泊
C. 沙滩和海洋 -
“望超然之白云,临清流而长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感叹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诗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的诗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对友人思念的主题。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