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客置酒》
时间: 2025-01-08 03:3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客置酒
王安石
紫衣操鼎置客前,
巾韝稻饭随粱饘。
引刀取肉割啖客,
银盘擘臑槁与鲜。
殷勤勤侑邀一饱,
卷牲归馆觞更传。
山蔬野果杂饴蜜,
獾脯豕腊如炰煎。
酒酣众史稍欲起,
小胡捽耳争留连。
为胡止饮且少安,
一杯相属非偶然。
白话文翻译
北方的客人坐在桌前,身着紫衣,端着鼎,饭菜丰盛。用巾韝包裹的稻饭与粱米粥一起上桌。引刀切肉,割给客人,银盘中盛着新鲜的肉和美味的菜肴。殷勤地为客人斟酒,邀请他们痛痛快快地吃一顿。卷起的牲口回到馆子,酒杯不断地传递。山里的蔬菜和野果混合着蜜糖,獾肉和腊猪肉如同烤制的一般。酒喝得酣畅,众人开始想要起身,小胡却拉着耳朵,争着不愿离去。为了让他们继续饮酒,安慰他们要少安逸,一杯相互交替并非偶然。
注释
- 紫衣:指穿着紫色衣服的人,象征身份或地位。
- 巾韝:用布包裹,古代包饭的方式。
- 引刀取肉:形象地描绘了为客人切肉的场景。
- 银盘擘臑槁与鲜:银盘中有新鲜的肉与其他佳肴,生动描绘了丰盛的宴席。
- 殷勤:形容热情周到。
- 觞:古代酒器。
- 杂饴蜜:混合了蜜糖的山野果蔬,形象地传达出自然的美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以其改革措施著称,文学作品多样,风格独特,尤其在诗词方面,常展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期间,反映了其对于朋友、酒宴的热情以及对生活的享受。诗中所描绘的宴会场景,显示了王安石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歌鉴赏
《北客置酒》是一首生动描绘宴会场景的诗,诗中展现了热情的款待和对生活的热爱。王安石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宴席的丰盛与热闹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的“紫衣操鼎置客前”,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一位身着紫衣的高贵客人,更引出一场盛大的宴会。
在整首诗中,食物的细节描写尤为生动,诸如“稻饭随粱饘”、“银盘擘臑槁与鲜”等词句,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丰盛的饮食之中,感受到热情的款待和美好的滋味。此外,诗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十分明显,宴会上酒酣之际,众人皆欲起身,却因小胡的挽留而继续留连,这不仅反映了酒宴的欢愉,更蕴含了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暖而亲切,通过对宴会的描写,王安石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关怀,突显了他作为主人公的热情与真诚。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正是王安石诗歌魅力所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紫衣操鼎置客前:描述了客人身着紫衣,坐在宴席前,暗示其身份和地位。
- 巾韝稻饭随粱饘:展现了宴席的丰盛,稻饭与粱米粥交相辉映。
- 引刀取肉割啖客:主人热情为客人切肉,表现出浓厚的友谊。
- 银盘擘臑槁与鲜:细致描绘了美食,增强了画面感。
- 殷勤勤侑邀一饱:表现出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
- 卷牲归馆觞更传:宴席上酒杯频频相传,气氛愉悦。
- 山蔬野果杂饴蜜:自然之美,食材新鲜,暗含对自然的热爱。
- 獾脯豕腊如炰煎:美食的描写让人垂涎欲滴,增加了诗的生活气息。
- 酒酣众史稍欲起:酒酣之际,众人开始想离去,表现出醉意。
- 小胡捽耳争留连:小胡拉着耳朵,表现出对宴席的留恋。
- 为胡止饮且少安:安慰朋友继续饮酒,展现了友情的厚重。
- 一杯相属非偶然: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与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银盘擘臑槁与鲜”,通过细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美食的诱惑。
- 拟人:通过“捽耳”的描写,赋予人物情感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语言更加工整。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体现了王安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 紫衣:象征尊贵,代表着高尚的客人。
- 酒:象征友情与欢聚,代表着人际关系的纽带。
- 山蔬野果:象征自然,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本真的追求。
- 肉:象征丰盛与热情,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款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紫衣”指的是: A. 一种酒
B. 身穿紫色衣服的客人
C. 一种食材
D. 一种乐器 -
“酒酣众史稍欲起”中“史”指的是: A. 历史
B. 诗人
C. 侍者或朋友
D. 文人 -
诗中“卷牲归馆”指的是: A. 回家
B. 拿食物
C. 饮酒
D. 结束宴会
答案:
- B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宴饮诗
- 王安石的《北客置酒》注重生活的细节描绘,表现出对朋友的热情与款待;李白的《将进酒》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展现出对人生的豪情和对酒的热爱。两者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