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

时间: 2025-01-08 03:25:02

刘郎高论坐嘘枯,幕府调胹用绪余。

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闻多望士登天禄,知有名臣荐子虚。

且复弦歌穷塞上,只应非晚召相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
王安石
刘郎高论坐嘘枯,幕府调胹用绪余。
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闻多望士登天禄,知有名臣荐子虚。
且复弦歌穷塞上,只应非晚召相如。

白话文翻译:

送刘贡父前往秦州清水
刘郎你高谈阔论,坐在那里叹息枯燥,
朝廷的幕府调动你来,想要你用余力来辅佐。
你笔下的才华能够抵挡万人,
腹中藏书如同五车之多。
我听说许多有名望的人都能登上天子的禄位,
知道有名臣推荐你,应该不会空虚。
再说,弦歌声响遍塞上,
你一定不会晚于召唤相如的时机。

注释:

  • 嘘枯:嘘,叹息;枯,形容乏味、无聊。
  • 调胹:调动、任用。
  • 绪余:余力,余下的才能。
  • 腹中尝记五车书:比喻书籍丰富,五车书是形容书籍多。
  • 天禄:天子的俸禄,指权贵的地位。
  • 荐子虚:推荐某人,子虚是指虚名。
  • 相如:指司马相如,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和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州,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注重经济和政治改革。王安石的诗词以清新、豪放见长,常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和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为送别诗,写于王安石的友人刘贡父赴秦州清水任职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其才能的赞赏,反映出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及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是一首送别诗,体现了王安石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信任。诗的开头以“刘郎高论坐嘘枯”引入,展现了刘贡父的才华与深思,表达了对他即将离去的惋惜。接着提到“幕府调胹用绪余”,不仅承认了刘贡父的能力,也暗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人才的渴求。

“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刘贡父的学识与才华,突出了他在文学和知识方面的优越性,表现出王安石对其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中提到的“闻多望士登天禄”,不仅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也展示了王安石对朋友前途的祝愿。

最后两句“且复弦歌穷塞上,只应非晚召相如”,展现了对刘贡父未来成就的期待与鼓励,暗示他有望成为与司马相如同样杰出的才子。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社会和政治理想的寄托,彰显了王安石关心人才、重视文化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刘郎高论坐嘘枯:刘贡父高谈阔论,坐在那儿感叹生活的乏味。
  2. 幕府调胹用绪余:朝廷的幕府想要调动他来任用,利用他的余力。
  3. 笔下能当万人敌:他的笔才可以抵挡千军万马,显示出他的文才。
  4. 腹中尝记五车书:肚子里存有的书籍如同五车那么多,形容其知识渊博。
  5. 闻多望士登天禄:我听说许多有名望的士人都能获得天子的俸禄。
  6. 知有名臣荐子虚:我知道有名的官员在推荐他,前途不会空虚。
  7. 且复弦歌穷塞上:再说,弦歌声响遍边塞,文化生活丰富。
  8. 只应非晚召相如:他应该不会比相如晚被召唤,暗示有美好的前景。

修辞手法:

  • 夸张:如“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 对仗:如“闻多望士登天禄,知有名臣荐子虚”。
  • 比喻:将书籍比作五车,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信任,展现出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传达了社会对文人的期望与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论”:象征着才华与智慧。
  • “五车书”:象征着渊博的知识与文化底蕴。
  • “弦歌”:象征着文化生活的繁荣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刘贡父的什么才能? A. 武力
    B. 文才
    C. 经济
    D. 农业

  2. “腹中尝记五车书”中的“五车”代表什么?
    A. 书籍多
    B. 钱财多
    C. 人才多
    D. 武器多

  3.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司马迁
    B. 司马相如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送刘贡父赴秦州清水》与李白的《送友人》都体现了送别的情感,但王安石更强调对才华的赞赏,而李白则更注重感情的流露与语言的豪放。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