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觳觫受田百亩,蛮触有宅一区。
蚍蜉戒之在斗,蝇蚋寔繁在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拥有百亩田地的地方,周围有一座蛮族的房舍。诗中以蚍蜉和蝇蚋作为比喻,表达了对小事物的关注和对繁繁扰扰的反思。
注释:
- 觳觫:古代一种水鸟,常用于形容水边的环境。
- 蛮触:蛮族的房屋或居所,表示偏远地区的居住情况。
- 蚍蜉:意指小而微不足道的事物,用来形容微小的蚂蚁。
- 戒之在斗:比喻小事物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 蝇蚋:指小虫子,形容数量繁多,象征繁杂琐碎的事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蚍蜉”常用于比喻微不足道的力量或事物,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微小而无足轻重的关系。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引发读者对生活琐事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宋代著名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形式多样。
创作背景: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农田和居住环境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小细节,反映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演雅六言二首》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纷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开头以“觳觫受田百亩”展现了广袤的田地,营造出一种丰饶的田园景象,接着提到“蛮触有宅一区”,反映了人类居住的环境。通过“蚍蜉”和“蝇蚋”这两个意象,诗人将微小的生物与生活中的琐事相联系,表达了生活中那些看似无足轻重,却又常常困扰着我们的事情。整首诗在描绘农村环境的同时,引发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在广袤的自然面前,人类的烦恼又显得如此渺小。诗人用简练的语言,传递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让人反思生活中的大小事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觳觫受田百亩:描绘了一个拥有广阔田地的环境,表现出富饶的土地。
- 蛮触有宅一区:描绘了偏远的居住环境,与田野形成对比。
- 蚍蜉戒之在斗:用蚂蚁比喻小事物之间的争斗,反映了生活的琐碎。
- 蝇蚋寔繁在徒:形容小虫子繁多,象征琐事纷扰。
修辞手法:
- 比喻:蚍蜉与生活琐事的比喻,展现了小事的困扰。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反思,提醒人们在面对繁杂的生活时,保持一种淡然和从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地:象征丰饶与希望。
- 蛮触:代表人类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 蚍蜉:象征微小的事物与人生的琐事。
- 蝇蚋:象征繁杂的事情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觳觫受田百亩”主要描绘了什么? A. 丰饶的田地
B. 贫困的环境
C. 城市的繁华 -
“蚍蜉戒之在斗”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小事物之间的争斗
C. 生活的美好 -
诗中“蝇蚋”象征着什么? A. 大自然的美妙
B. 生活的繁杂琐事
C. 人类的伟大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
- 《黄鹤楼》(崔颢):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经典之作。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诗更关注小事与细节,而杜甫则关注国事与人间疾苦。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