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寄怀白下何次德孝廉》
时间: 2025-01-19 19:06: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枝香 寄怀白下何次德孝廉
作者:华胥 〔清代〕
新凉时节。怅秣陵潮远,鸣鸡天末。蓼雨颦波,不尽闲愁相接。断蝉岂为西风老,伴孤吟一枝凄绝。雁绳横写,夕阳明处,乱峰残缺。曾倚艇春江烟阔。想百尺朱楼,暮帘时戛。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乌衣玉尘风流在,尽年年负他桃叶。几时问渡,秦淮听数,旗亭歌阕。
白话文翻译
在新凉的时节,遥望秣陵潮水渐远,天边传来鸣鸡声。蓼草在细雨中轻轻颤动,无法尽数心中的闲愁。断续的蝉声又怎能因西风而衰老,只是陪伴我孤独的吟唱,显得如此凄惨。雁群的飞影横划天际,夕阳洒下光辉,山峰轮廓模糊不清。我曾倚着船只,春江的烟雾弥漫。想起那百尺高的朱楼,暮色中帘幕轻轻摇曳。燕子身姿轻盈,怎会不随花月而去。乌衣的街道、玉尘的风流依然在,年年却只负了那桃叶。几时才能问渡,听秦淮水边的歌声,和旗亭中的歌阕。
注释
- 怅:怅惘,失落。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 蓼雨:指细雨中蓼草的情景。
- 颦波:形容水波与愁绪相连。
- 断蝉:指蝉声微弱,富有孤独感。
- 雁绳:雁的飞行形状。
- 乌衣:指历史上名门望族的居住地,如王谢之地。
典故解析
“秣陵潮远”提及南京的水乡风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桃叶”指的是桃花源的意象,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胥,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蕴含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之时,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桂枝香 寄怀白下何次德孝廉》是一首充满浓厚乡愁和孤独感的词作。开篇以“新凉时节”引入,营造出一幅清新而略显凄凉的画面,随着季节的更替,诗人心中的愁绪也愈发明显。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
“断蝉岂为西风老”,此句通过断续的蝉鸣,映射出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人对生命的脆弱有着深切的理解。而后面的“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向往,燕子轻盈的身影与花月的交替,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对于人生的感悟,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展示出一种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凉时节:指初秋的时节,暗示气候的变迁与心境的变化。
- 怅秣陵潮远,鸣鸡天末:思乡之情愈发浓烈,鸡鸣提示天快亮,暗含对未来的期待。
- 蓼雨颦波,不尽闲愁相接:细雨中的蓼草,水波荡漾,象征着无限的愁苦。
- 断蝉岂为西风老:质问蝉声的忧伤,感叹生命的短暂与孤独。
- 雁绳横写,夕阳明处:描绘雁群飞翔的景象,夕阳余晖映照,充满诗意。
- 曾倚艇春江烟阔:回忆往昔,诗人曾在春江上停留,烟雾缭绕。
- 想百尺朱楼,暮帘时戛:想念高楼的美丽,暮色中轻帘的摇曳。
- 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燕子自由飞翔,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轻盈。
- 乌衣玉尘风流在,尽年年负他桃叶:对往昔风流的追忆,感叹岁月带来的失落。
- 几时问渡,秦淮听数,旗亭歌阕:期盼再次相聚,听秦淮的歌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断蝉岂为西风老”用蝉声比喻人的孤独。
- 拟人:“燕子身轻”赋予燕子人的特性,表现其自由。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凉: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变化。
- 秣陵:故乡的象征,情感寄托。
- 蓼雨:自然的忧伤,心情的反映。
- 断蝉:孤独与生命的脆弱。
- 雁绳:离别与思念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华胥所写的《桂枝香》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 A. 快乐
- B. 思乡与孤独
- C. 兴奋
-
“新凉时节”中的“凉”指的是什么?
- A. 清凉的空气
- B. 凉爽的秋天
- C. 冷漠的心情
-
诗中提到的“蓼雨”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雨中的蓼草
- B. 细雨带来的愁苦
- C. 阳光灿烂的天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华胥的《桂枝香》更加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洒脱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