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檀槽,新捍拨。
弹就夜堂秋月。
银箭断,玉钗凉。
烛槃红泪长。
寒角动。霜风送。
惊起金微残梦。
关戍柝,女郎砧。
城南秋渐深。
白话文翻译:
小檀槽上的新弦拨动,
弹奏出夜晚大厅里的秋月。
银色的箭已断,玉钗也变凉。
烛火下流出的红泪绵长。
寒风的号角声响起,霜风轻轻送来。
惊醒了我那微弱的残梦。
关外的报时声与女子在砧板上敲打的声响。
城南的秋天渐渐加深。
注释:
- 小檀槽:一种古琴或乐器的部件,象征着音乐与情感。
- 新捍拨:新拨动的琴弦,表示新的情感或思绪。
- 银箭:比喻着清冷的月光。
- 玉钗:古代女子用的发钗,象征女子的柔情与冷清。
- 烛槃:烛台,燃烧的蜡烛,象征着悲伤与孤独。
- 寒角:指寒冷的号角声,增添了秋夜的冷清。
- 关戍柝:指边关的报时声,象征着战争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1660年-1722年),字惟恭,号竹溪,清代诗人,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散文及书法。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人生感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更漏子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百姓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反映出时代的冷清与人们的情感共鸣。
诗歌鉴赏:
《更漏子 其二》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通过音乐、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秋天的深刻感受。词的开篇以“小檀槽”和“新捍拨”引入,仿佛将我们带入一个清冷的夜晚,琴声轻扬,仿佛在诉说着什么悲伤的故事。接下来的“银箭断,玉钗凉”则以具象的方式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整首词通过对秋月、寒风、城南等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愁绪满怀的氛围。尤其是“关戍柝,女郎砧”的对比,既表现了边关的紧张与孤独,又映照了女子在家中劳作的平静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孤独感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檀槽,新捍拨:引入场景,表现音乐的动人。
- 弹就夜堂秋月:音乐与夜晚的静谧融合在一起,营造出氛围。
- 银箭断,玉钗凉:暗示女子的失落与冷清。
- 烛槃红泪长:烛火的泪水象征着孤独的情感。
- 寒角动,霜风送:寒风的细腻描写增强了时节的冷清感。
- 惊起金微残梦:梦的破碎象征着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 关戍柝,女郎砧:现实与梦境的冲突,反映出生活的两面。
- 城南秋渐深:渐深的秋天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箭”比作月光,增强意象感。
- 拟人:烛火流泪,赋予物体情感,增加悲伤氛围。
- 对仗:如“关戍柝,女郎砧”,对称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宁静与思念。
- 银箭:月光的冷清。
- 玉钗:女子的柔情与孤独。
- 烛泪:悲伤与孤独的象征。
- 寒角:寂寞和冷清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檀槽”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衣物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银箭断”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的消逝
B. 战争的到来
C. 快乐的时光
答案: A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之美
B. 感情的孤独与无常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毛奇龄的《更漏子 其二》更注重秋夜的氛围与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感伤和思念。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古代诗词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毛奇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