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落花诗》

时间: 2025-01-02 20:36:40

绮窗一枕小游仙,肠断秾华过去缘。

薄命生遭风雨妒,多情枉受蝶蜂怜。

更无一语归何处,再欲相逢动隔年!

绿已成荫芳草歇,鬓丝愁绝杜樊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绮窗一枕小游仙,肠断秾华过去缘。
薄命生遭风雨妒,多情枉受蝶蜂怜。
更无一语归何处,再欲相逢动隔年!
绿已成荫芳草歇,鬓丝愁绝杜樊川。

白话文翻译:

在绮丽的窗前,我躺在床上想起了游仙,心中不禁感到伤感,那些繁华的花朵,曾经与我有着深厚的情缘。命薄的人生,常常遭受风雨的嫉妒,而多情之人却白白受到蝴蝶和蜜蜂的怜惜。再没有一句话能让我回到哪里,再想相逢,又要等到隔年!如今绿树成荫,芳草已歇,我的鬓发已经白了,愁苦无比在杜樊川。

注释:

字词注释:

  • 绮窗:华丽的窗户,象征着美丽的环境。
  • 游仙:指一种超脱的境界或理想的生活状态。
  • 肠断:形容非常悲痛,像肠子断了似的。
  • 秾华:指繁华的花朵,暗指美好的事物。
  • 薄命:命运薄弱,形容生命短暂或遭受不幸。
  • 风雨妒:比喻生活中的磨难与嫉妒之情。
  • 多情:形容感情丰富,容易动情。
  • 杜樊川:杜甫和樊川的结合,暗示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

典故解析: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
  • 樊川:指杜甫的故乡,常用来象征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翼,清代诗人,字饮冰,号秋圃,山西人。赵翼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以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常带有历史感和人文情怀,以其深刻的感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落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情感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和友人落花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通过绮窗、小游仙、薄命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头两句以“绮窗”和“小游仙”引入,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仿佛在诉说一段缥缈的仙缘,而“肠断秾华过去缘”则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情感直白地表达出来,触动人心。

中间的“薄命生遭风雨妒,多情枉受蝶蜂怜”,不仅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多情的苦涩,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绿已成荫芳草歇,鬓丝愁绝杜樊川”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无情感慨,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转的无奈与愁苦,鬓发的白丝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愁绝的情感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过去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绮窗一枕小游仙:在华丽的窗前,躺在床上幻想仙境,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 肠断秾华过去缘:对逝去的美好时光感到悲痛,表露出对往日情缘的怀念。
  • 薄命生遭风雨妒:感叹命运的不幸,生活中充满了风雨般的磨难与嫉妒。
  • 多情枉受蝶蜂怜:多情的人常常受到蝴蝶和蜜蜂的怜惜,但这种怜惜却是无用的。
  • 更无一语归何处:没有一句话可以让自己返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
  • 再欲相逢动隔年:再想相聚,恐怕要等到来年。
  • 绿已成荫芳草歇:绿树成荫,芳草已歇,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鬓丝愁绝杜樊川:鬓发已白,愁苦无比,想起杜甫的诗意,表达对历史的追忆。

修辞手法: 本诗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肠断”比喻心中的痛苦)、对仗(“薄命生遭风雨妒,多情枉受蝶蜂怜”)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绮窗:象征美好生活的开始。
  • 游仙: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秾华:美好时光的象征。
  • 蝶蜂:象征多情与无奈。
  • 杜樊川:历史的回忆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绮窗”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环境
    • B. 忧伤的情感
    • C. 过往的回忆
  2. “薄命生遭风雨妒”中的“薄命”指什么?

    • A. 命运短暂
    • B. 生活富足
    • C. 情感丰富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赵翼的《和友人落花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动荡。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在主题和风格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赵翼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