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刘良叔观苔梅》
时间: 2025-01-19 14:05: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侵横驿苔枝古,莫作江南一样看。
酝藉春情可逊老,棱层诗骨孟郊寒。
也知余子十分俗,雅有书生半点酸。
政恐刘郎识桃耳,相从冷澹亦良难。
白话文翻译:
雪覆盖了古老的驿站,苔藓在枝头生长,不要把它和江南的景象相提并论。
春意虽浓,但比起老前辈的情感,仍显得尚浅;
诗的韵味和结构,拿孟郊的寒意来比,似乎还显得不够。
我知道你们这些年轻人都很世俗,而我却有些书生气,带着几分酸涩。
恐怕刘郎对桃花只是一知半解,冷眼旁观也难以相知。
注释:
- 侵:覆盖、侵袭。
- 横驿:古代的驿站,横跨道路。
- 苔:苔藓,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 酝藉:滋润、孕育的意思,暗指春天的气息。
- 逊:不如、逊色。
- 棱层:指诗的层次分明。
- 孟郊:唐代诗人,以寒冷的诗风著称。
- 余子:指年轻人或后辈。
- 书生:读书人,文人。
- 桃耳:指对桃花的理解,典出《红楼梦》。
- 冷澹:冷漠、清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君平,号江宁人。方岳以其清新的诗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方岳与刘良叔(即刘克庄)相约观梅时。诗中对梅花与苔藓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风格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与苔藓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以“雪侵横驿苔枝古”引入,描绘了北方冬季的清冷与古老的驿站,给人一种苍凉与孤寂之感。与江南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提示我们不要以江南的温暖和生机来评判北方的苔梅,体现出对地域差异的敏感与思考。
接下来,诗人提到“酝藉春情可逊老”,表达出对春天情感的期待与渴望,同时也自谦自己与古人相比的不足。通过对孟郊的提及,诗人引入了一个文化典故,表明自己虽有诗意,但仍需向前辈学习,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最后,诗人自我反省,认为当代文人往往显得世俗,缺乏对事物的真正理解。结尾以“政恐刘郎识桃耳”作总结,暗示即使与朋友同游,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共鸣却是困难的,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侵横驿苔枝古:描写冬雪覆盖古老驿站,暗示岁月的流逝。
- 莫作江南一样看:警示读者不要用江南的视角看待北方的苔梅,强调地域的差异。
- 酝藉春情可逊老:春天的情感尚未成熟,比不上老前辈的深厚。
- 棱层诗骨孟郊寒:提及孟郊,强调自身诗作的层次未及其寒意。
- 也知余子十分俗:自知当代年轻人多世俗,缺乏深度。
- 雅有书生半点酸:自嘲书生气,隐含对世俗的反感。
- 政恐刘郎识桃耳:担忧朋友对桃花的理解肤浅,强调文学交往中的认知差异。
- 相从冷澹亦良难:即使同行,彼此的理解也难以到位,流露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比:北方苔梅与江南春景的对比,强调地域差异。
- 典故:提及孟郊,增强诗作的文化深度。
- 自嘲:通过“书生半点酸”表现对自身局限的认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北方苔梅的描写,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当代文学和个人境遇的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与孤独。
- 苔: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 春情: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孟郊:传统与诗人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刘郎”是指谁? A. 刘克庄
B. 白居易
C. 陶渊明 -
诗中“雪侵横驿苔枝古”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温暖
B. 寂寥
C. 热闹 -
“酝藉春情可逊老”中的“逊”是什么意思? A. 超过
B. 不如
C. 赞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相思》
- 孟郊《登科后》
诗词对比:
- 方岳与杜甫的作品在对自然的描写上各有特色,方岳更显细腻,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
- 对比孟郊的寒意与方岳的淡然,前者更显苦涩,后者则透出一丝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方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