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朔风弄月吹银霰。
帘幕低垂三面。
酒入玉肌香软。
压得寒威敛。
檀槽乍捻么丝慢。
弹得相思一半。
不道有人肠断。
犹作声声颤。
白话文翻译:
北风吹拂着月光,带来银色的霰雪。
帘幕低垂,三面环绕着。
酒喝入了肌肤,香气柔软。
压得寒气收敛。
檀槽刚刚捻动,轻轻慢慢。
弹奏出一半的相思。
不知有人已肠断,
仍然发出声声颤抖。
注释:
字词注释:
- 朔风:北风,通常指寒冷的风。
- 弄月:指月光的摇曳或玩弄。
- 银霰:像银子一样的霰雪,形容雪花的颜色。
- 玉肌:指肌肤细腻如玉。
- 檀槽:乐器上用来捻动的部分。
- 相思: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 桃源: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理想中与世隔绝的美好生活。
- 肠断:形容因思念而感到极度痛苦,常用来形容恋人之间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感情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桃源忆故人》创作于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际,可能是在寒冷的冬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在开篇,朔风与月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带有诗意的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紧接着,诗人描绘了酒入玉肌、香软的画面,借酒消愁的情景反映了内心的无奈与苦涩。寒威的收敛,似乎暗示着一种情感的压抑。
后面的檀槽轻轻捻动,伴随着乐音的弹奏,似乎将思念的情感通过音乐传递出来,然而这种相思却是半途而废,令人感到无奈与凄凉。“不道有人肠断”一句,直白地表达了思念的痛苦,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力度。最终,声声颤动的余音,似乎在回响着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思绪。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朔风弄月吹银霰:北风在月光下轻轻地吹拂,带来了如银子般的霰雪,营造出寒冷而清丽的夜景。
- 帘幕低垂三面:周围的帘幕低垂,三面环绕,表现了诗人孤独的环境。
- 酒入玉肌香软:酒液浸入肌肤,散发出柔和的香气,显示出内心的柔情。
- 压得寒威敛:酒的温暖抵挡了寒冷的侵袭,表现出内心对温暖的渴望。
- 檀槽乍捻么丝慢:乐器的檀槽轻轻捻动,声音悠扬,带出思念的情感。
- 弹得相思一半:弹奏出的乐音只表达了一半的相思之情,暗示思念的复杂。
- 不道有人肠断:转折处,揭示了思念的痛苦,令人心痛。
- 犹作声声颤:尽管肠断,依然发出声声颤动,表现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北风与月光的结合比作清冷的情景,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酒的温暖与寒威的收敛拟人化,增加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酒入玉肌"与"压得寒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深深的思念与怀念,反映了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失去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朔风:象征寒冷与孤独。
- 月亮:象征思念与美好回忆。
- 酒:象征温暖与情感的寄托。
- 檀槽/乐音:象征对过往的追忆与情感的流露。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情感的表达,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心灵的孤寂与对故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朔风弄月”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寒冷与孤独
C. 欢快 -
“酒入玉肌香软”中“玉肌”指的是什么?
A. 细腻的肌肤
B. 酒的颜色
C. 月光的映照 -
诗中的“肠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思念的痛苦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夜泊牛津》(王安石)—对故人的思念与怀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桃源忆故人》都表达了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而后者则是对故人的深情追忆,情感表达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