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诗》
时间: 2025-01-19 17:57: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多士新弹贡禹冠,对天忠切动龙颜。
胪传声彻颁袍笏,燕喜筵开肃佩环。
乐奏箫韶成广内,诗成奎画照人间。
微臣捧诏惭疏拙,也抱传宣拜赐还。
白话文翻译:
许多士人新近为贡禹的冠冕奏乐,衷心的忠诚触动了皇上的心情。
传达的声音响彻,官袍与笏板也被颁发,燕喜的筵席上庄重地佩戴着环饰。
乐声奏起箫韶之乐,响彻宫廷;诗篇完成,犹如奎星的光辉照耀人间。
微臣捧着诏书,心中惭愧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也将这传达的恩赐恭敬地归还。
注释:
- 贡禹冠:古代士人向皇帝进献的礼物,象征着忠诚和对国家的贡献。
-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常用以形容皇帝的威严。
- 胪传声:指传达的声音,形容陆续传达的欢庆气氛。
- 袍笏:官员的服饰和象征权力的笏板。
- 燕喜筵:庆祝的宴席。
- 箫韶:古代乐曲名,象征着和谐与盛世。
- 奎画:指星象中的奎星,象征光明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经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常体现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风格清新,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文化兴盛之际,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皇权的支持在此时得到了充分体现。诗中表现了对皇帝的恭敬和对国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徐经孙的《恭和御制诗》是一首以恭敬和赞美为主题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士人对皇帝的忠诚、对国家的贡献,展现了士人与皇权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开头两句,"多士新弹贡禹冠,对天忠切动龙颜",直接表明了士人对皇帝的忠诚与尊重,音乐的奏响似乎让皇帝的心情也随之振奋。
接下来的“胪传声彻颁袍笏”,则描绘了朝廷上颁发官职的庄重场景,士人们的欢庆使得整个皇宫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乐曲的演奏与诗篇的完成,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文化的昌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谦卑与惭愧,尽管有传达皇命的荣幸,但心中却仍感到才疏学浅,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自省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整首诗在描写中展现出一种庄重、欢庆的气氛,同时也渗透了对文化与忠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士新弹贡禹冠:众多士人奏乐,献上贡禹的冠冕,表现出对皇帝的尊敬。
- 对天忠切动龙颜:衷心的忠诚感动了皇帝的心情,表达对皇权的忠贞。
- 胪传声彻颁袍笏:声音传播开来,官职和权力被颁发,象征着士人的荣耀与责任。
- 燕喜筵开肃佩环:庆祝的宴席上,士人们佩戴着环饰,显示出节庆的庄重。
- 乐奏箫韶成广内:乐声如箫韶般美妙,响彻皇宫,表现出盛世的和谐美好。
- 诗成奎画照人间:诗篇的完成像奎星的光辉,照耀着人间,象征文化的繁荣。
- 微臣捧诏惭疏拙:微臣捧着皇命,心中感到惭愧,体现出对自己能力的自省。
- 也抱传宣拜赐还:将皇命的传达和恩赐恭敬地归还,表现出对皇权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与皇帝的心情相联系,展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乐奏箫韶成广内,诗成奎画照人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描写,增强了诗的气氛和庄重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皇帝的恭敬与忠诚,反映出士人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展示了文化与权力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贡禹冠:象征着忠诚与对国家的贡献。
- 龙颜:皇帝的威严和尊贵。
- 袍笏: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 箫韶:和谐与盛世的象征。
- 奎画:光明与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龙颜”指的是谁?
- A. 士人
- B. 皇帝
- C. 诗人
-
“乐奏箫韶成广内”中,箫韶代表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乐曲
- C. 一种节庆
-
诗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怎样?
- A. 自信
- B. 惭愧
- C. 骄傲
答案:
- B. 皇帝
- B. 一种乐曲
- B. 惭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徐经孙的《恭和御制诗》与杜甫的《春望》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徐诗表现出对皇权的恭敬与赞美,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百姓苦难的关心。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不同感受和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徐经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