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思訦赴江西庾幕》

时间: 2025-01-04 06:08:32

三年永丰簿,两载半临川。

纳满无多日,奇逢有二天。

临民须近厚,减价要重蠲。

莫道违离远,常如在膝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子思訦赴江西庾幕
作者: 徐经孙 〔宋代〕

三年永丰簿,两载半临川。
纳满无多日,奇逢有二天。
临民须近厚,减价要重蠲。
莫道违离远,常如在膝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前三年在永丰的日子,是多么漫长,而在临川的两年半又是多么短暂。眼看要离别的日子即将到来,不禁感叹时光飞逝。临川的民众应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减轻负担,帮助彼此。不要以为离别就一定要远去,其实心中所爱,时常在眼前。

注释:

  • 永丰簿:指的是作者在永丰的工作和生活,时间长达三年。
  • 临川:指作者在临川的两年半岁月。
  • 纳满:即将完成某项任务。
  • 奇逢:意外的相遇。
  • 重蠲:减轻负担或免除费用。
  • 膝前:比喻亲近,常常在身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经孙(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人情、自然和社会生活,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徐经孙任职江西期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临川百姓的关怀。诗中融入了他对即将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与亲人的真挚思念。诗的开头通过“永丰簿”和“临川”两个地点,交织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揭示了生活的无常与离别的惆怅。诗中提到的“纳满”和“奇逢”,不仅表明了即将完成任务的心情,也暗示了与亲友重逢的期待。接下来的“临民须近厚,减价要重蠲”,更是对社会关系的关怀,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最后一句“莫道违离远,常如在膝前”,将离别与亲近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深刻表达了作者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缠绵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年永丰簿:描述作者在永丰工作的岁月,暗示时间的漫长。
  2. 两载半临川:转而提到在临川的相对短暂的时光,形成时间的对比。
  3. 纳满无多日:即将完成的工作,带来一丝焦虑。
  4. 奇逢有二天: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充满希望。
  5. 临民须近厚:强调民众团结的重要性,表达社会责任感。
  6. 减价要重蠲:呼吁减轻负担,体现对人民的关怀。
  7. 莫道违离远:劝诫不要因为离别而感到绝望。
  8. 常如在膝前:即使远离,心中所爱依然在身边,情感依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永丰簿”与“临川”,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常如在膝前”,隐喻心中思念的亲近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乡土和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对社会民生的关心,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人性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永丰:象征着勤劳和责任。
  • 临川:象征着温暖与亲切的乡土情怀。
  • 膝前:象征着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永丰”指的是: A. 作者的故乡
    B. 作者工作的地方
    C. 诗歌的主题

  2. “常如在膝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别的痛苦
    B. 心中所爱的亲近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3. “减价要重蠲”意味着: A. 加重负担
    B. 减轻负担
    C. 没有负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徐经孙的诗歌更关注于人际关系和民生,而李白则是更为个人化的情感表达。两者虽然在风格上有差异,但都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