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施山观音阁》

时间: 2025-01-04 06:20:10

阁道连云栈,檐牙覆竹阴。

南来天马渡,北落水龙吟。

林鸟疑谭偈,田花欲布金。

凭栏观下界,洞见远公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施山观音阁
作者: 徐经孙 〔宋代〕

阁道连云栈,檐牙覆竹阴。
南来天马渡,北落水龙吟。
林鸟疑谭偈,田花欲布金。
凭栏观下界,洞见远公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施山观音阁的壮丽景色。阁楼的通道与云彩相连,屋檐的形状如同笼罩在竹林的阴影之下。南方的天马在渡水,北方传来水龙的吟唱。森林中的鸟儿似乎在怀疑吟唱佛经,田间的花朵如同洒下金色的光辉。站在栏杆上观望下方的世界,能够洞察到远方高人的胸怀与心境。

注释

字词注释

  • 阁道:指阁楼的通道。
  • 连云栈:与云彩相连接的栈道,形容阁楼高耸入云。
  • 檐牙:屋檐的边缘,指屋檐的形状。
  • :覆盖,遮蔽。
  • 谭偈:吟唱佛教经文。
  • :想要,渴望。
  • 布金:指花朵像金子一样绚丽。

典故解析

  • 天马: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快速与腾飞。
  • 水龙吟:水龙象征水中的生灵,吟唱可以表示水流的声音,寓意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经孙,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怀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徐经孙游历施山时,受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启发,表达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观音阁周围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诗的开头通过“阁道连云栈,檐牙覆竹阴”勾勒出阁楼的高耸与环境的幽静,给人以置身于山水之间的感觉。接下来的“南来天马渡,北落水龙吟”,则将神话中的生物引入场景,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生动,仿佛在描绘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林鸟疑谭偈,田花欲布金”二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林中的鸟似乎在聆听佛教的教义,田野里的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辉,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最后的“凭栏观下界,洞见远公心”,不仅仅是自然美的观察,更是一种心灵的觉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高人心境的领悟,展示出一种哲理的深邃。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阁道连云栈:形容阁楼的通道高耸,与云彩相连,体现出观音阁的高大。
  2. 檐牙覆竹阴:屋檐像牙齿一样覆盖在竹林的阴影之中,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3. 南来天马渡:来自南方的神兽天马在水中渡过,象征着飞翔与自由。
  4. 北落水龙吟:北方的水龙发出吟唱声,象征着自然的声音。
  5. 林鸟疑谭偈:森林中的鸟儿似乎在怀疑佛教的经文,表现出自然界对人文的思考。
  6. 田花欲布金:田野里的花朵如同洒下金色的光辉,展示出自然之美。
  7. 凭栏观下界:站在栏杆上观望下方的世界,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8. 洞见远公心:能够洞察到远方高人的胸怀与心境,表现出一种哲理的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田花欲布金”,将花朵比喻为洒下金光的状态。
  • 拟人:如“林鸟疑谭偈”,将鸟儿赋予疑惑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高人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阁楼:象征高洁与超然。
  • 天马:象征自由与灵动。
  • 水龙:象征自然的力量和声响。
  • 林鸟:象征自然生命的灵动。
  • 田花:象征生命的绚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阁道连云栈”意指: A. 阁楼的通道高耸与云彩相连
    B. 阁楼的内部结构
    C. 阁楼的历史背景
    D. 阁楼的周边建筑

  2. “南来天马渡”中的“天马”象征: A. 财富
    B. 自由与灵动
    C. 和平
    D. 爱情

  3. 诗中提到的“凭栏观下界”表现了诗人: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佛教的反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 《静夜思》: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徐经孙的《题施山观音阁》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前者更注重人文与自然的结合,后者则集中于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徐经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