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瀍流西绕洛阳城,海内争传赤县名。
地枕长河周下邑,天开神府汉东京。
故宫秋草铜驼陌,老树斜阳杜宇声。
况是经过风雪里,蓝衫破帽感书生。
白话文翻译:
瀍水流淌在洛阳城的西边,海内外都在传扬这一方的美名。
大地依靠着长河,周围的乡镇环绕着这里,
天空为汉朝的都城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
故宫的秋草覆盖了铜驼的道路,
老树在斜阳下发出杜宇的啼鸣声。
更何况,经历了风雪的洗礼,
我这身蓝衫破帽的书生倍感珍惜。
注释:
- 瀍流: 瀍水,流经洛阳的河流。
- 赤县: 指中国,古称“赤县神州”;这里是指洛阳的美名。
- 长河: 指黄河,历史上重要的河流。
- 神府: 指天开之府,象征着汉朝的辉煌。
- 铜驼: 铜驼是古代洛阳的地名,象征着繁华。
- 杜宇: 杜鹃鸟,春天时鸣叫,代表时光流逝。
- 蓝衫破帽: 书生形象,表达了作者的身份和经历的艰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陶廷珍,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词风典雅,诗作多描绘风景和抒发情感,作品常蕴含哲理。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文情怀,诗人通过描绘洛阳的美丽景色和历史底蕴,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洛阳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热爱与眷恋。首联“瀍流西绕洛阳城,海内争传赤县名”直接点明了洛阳的地理位置和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展现了洛阳的壮丽与神秘。“故宫秋草铜驼陌,老树斜阳杜宇声”,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洛阳的秋日景象,既有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两句“况是经过风雪里,蓝衫破帽感书生”则回归到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下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家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瀍流西绕洛阳城”: 瀍水环绕洛阳,描绘出城市的自然环境。
- “海内争传赤县名”: 洛阳的声名远扬,强调了其重要性。
- “地枕长河周下邑”: 地理的依托,象征着繁荣与安定。
- “天开神府汉东京”: 汉朝的辉煌历史,展示了历史的厚重。
- “故宫秋草铜驼陌”: 描述了秋日的景象与历史的交融。
- “老树斜阳杜宇声”: 自然景象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 “况是经过风雪里”: 个人经历的艰辛,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蓝衫破帽感书生”: 书生形象,表达知识的追求与对理想的执着。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 通过自然景物比喻人事,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工整: 使诗句更加和谐,增强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洛阳的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个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
意象分析:
- 瀍水: 象征着历史的流淌与文化的积淀。
- 铜驼: 代表着繁华的古都与历史的记忆。
- 秋草: 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感慨与生命的无常。
- 杜宇: 作为时光的象征,提醒人们珍惜光阴。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瀍流西绕洛阳城”中的“洛阳”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洛阳
- C. 西安
- 诗中提到的“铜驼”指代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古代的地名
- C. 一座山
- 诗中“蓝衫破帽”描绘的形象是?
- A. 富豪
- B. 书生
- C. 农夫
- “瀍流西绕洛阳城”中的“洛阳”指的是哪个城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诗词对比:
- 比较陶廷珍的《洛阳》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的结合,但陶诗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情感表达,而王诗则表现了对壮丽景色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