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04 06:52: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著意寻春春已阑。
东风一夕转轻寒。
玉骢踏遍长安陌,
为恋残红小驻鞍。
黄鹄举,白鸥闲,
须从尘外看青山。
花冠不萎天香馥,
坐弄裨瀛祇一丸。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我用心寻找春天,但春天已经结束。傍晚的东风带来了一丝寒意。我的骏马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游遍,因恋恋不舍的残花而稍作停留。黄鹤高飞,白鸥悠闲,必须要从尘世的外面看那青山。花冠虽未凋谢,天上香气依旧浓郁,我坐在这里玩弄着异乡的美好。
注释:
- 著意:用心、专心。
- 阑:指已经结束或接近尾声。
- 玉骢:骏马的名字,象征美好的事物。
- 长安陌:长安的街道,代表繁华的城市。
- 恋残红:对残余花朵的留恋,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 裨瀛:指的是异乡,可能是指远方的美好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廷式(公元1642年-公元1712年),字子华,号浩然,清代诗人,生于明末,长于清初。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追寻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繁华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描写春天结束时的惆怅之情的诗。诗人在春末寻春,然而春天的美好已然离去,留下的只有一丝丝的寒意。诗的开头“著意寻春春已阑”直接表明了诗人的目的与失落感。在这短短的时光中,诗人通过“玉骢踏遍长安陌”来表现他对春天的执着追寻。长安作为古代文化的中心,象征着繁华和美好,诗人在这里与春天的美好相遇、相知,却又因为时间的推移而不得不告别。
在描绘黄鹄与白鸥的悠闲时,诗人引导读者从尘世的喧嚣中跳脱出来,感受青山的宁静。此时,诗人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思想。最后两句“花冠不萎天香馥,坐弄裨瀛祇一丸”,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峰,尽管春天已去,但那依旧浓郁的香气和美好却留在心中,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著意寻春春已阑:诗人用心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已经结束,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惆怅。
- 东风一夕转轻寒:傍晚的东风带来了寒意,象征着春天的消逝。
- 玉骢踏遍长安陌:骏马游遍繁华的长安,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为恋残红小驻鞍:因对残留花朵的眷恋而稍作停留,表现出对短暂美好的留恋。
- 黄鹄举,白鸥闲:黄鹤和白鸥的悠闲,暗示着一种超脱世外的心态。
- 须从尘外看青山:要从尘世的喧嚣中看向青山,表现对自然的向往。
- 花冠不萎天香馥:花冠依旧不凋,香气浓郁,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延续。
- 坐弄裨瀛祇一丸:坐在这里玩弄着异乡的美好,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骢”比喻骏马,形象生动。
- 对仗:如“黄鹄举,白鸥闲”,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如“花冠不萎”,赋予花以人的情感,表现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机和希望。
- 黄鹄、白鸥:象征自由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 青山:象征超然和远离尘世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著意寻春春已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惆怅
c) 快乐 -
“玉骢踏遍长安陌”中的“长安”指代什么? a) 一座城市
b) 一种情感
c) 一种动物 -
诗中提到的“黄鹄”和“白鸥”分别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自由
c) 亲情
答案:
- b) 惆怅
- a) 一座城市
- b) 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绝句》: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但带有更多对生活的思考与社会的关切。
- 李白的《绝句》则以更为豪放的风格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