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编》

时间: 2025-01-01 10:29:21

短发萧萧老日侵,遗编未敢废研寻。

薰莸理欲迷通义,衮斧忠邪害恕心。

笃信圣贤常事左,稍知治乱每忧深。

人生有腹当盛酒,谁遣吾侪著古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短发萧萧老日侵,遗编未敢废研寻。
薰莸理欲迷通义,衮斧忠邪害恕心。
笃信圣贤常事左,稍知治乱每忧深。
人生有腹当盛酒,谁遣吾侪著古今。

白话文翻译:

短发飘逸,岁月悄然流逝,我虽年老却不敢放弃对古书的研读。
香花与野草之间的道理,常常让我困惑于真义,忠诚与邪恶之间的抉择又使人失去宽恕之心。
我对圣贤的教诲始终坚信不疑,而对治国理政的纷乱则总是深感忧虑。
人生在世,应当畅饮美酒,谁能让我们在古今之间留下痕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短发:短发,指年长者的头发,暗示时间的流逝。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亦可引申为寂寞、萧条的状态。
  • 遗编: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遗留的著作。
  • 薰莸:香草与野草,象征不同的道德选择。
  • 衮斧:衮衣和斧头,象征忠诚与邪恶的选择。
  • 笃信:坚信,表示对某种信念的坚定。
  • 治乱:国家的治平与混乱。
  • 有腹当盛酒:人生应当享受美酒,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圣贤”可指孔子及其弟子,象征着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念;而“衮斧”则可能暗指古代君主与士大夫之间的忠诚与权力斗争,反映出诗人对政治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天池,晚号天池山人,宋代诗人、书法家。他生活在南宋时期,见证了南北朝代的动荡,诗风多表现出深邃的思想性与历史感。他的诗歌作品多以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面对社会的混乱纷争,感到忧虑与无奈,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当下政治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遗编》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短发萧萧老日侵”,以短发象征时间的流逝,勾起了诗人对自己年华的感慨。诗人虽已年迈,但仍然沉迷于对古书的研读,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热爱。接下来的“薰莸理欲迷通义”则揭示了人生中的道德选择,哲学的迷茫与困惑,反映出诗人对忠诚与邪恶的反思。

“笃信圣贤常事左”则表明了诗人对圣贤思想的坚定信仰,尽管对国家的治乱忧心忡忡。“人生有腹当盛酒”则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强调了在纷扰的社会中仍需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在抒情中夹杂着对社会的批判与对文化的珍视,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发萧萧老日侵:短发轻轻飘动,暗示时光流逝,体现了诗人对老年的感慨。
  • 遗编未敢废研寻:尽管年老,依然不愿放弃对古籍的研读,表明对文化的执着。
  • 薰莸理欲迷通义:香草与野草的道理让我感到困惑,反映出诗人对道德的思索。
  • 衮斧忠邪害恕心:忠诚与邪恶的选择使人心中失去宽恕,表达对人性复杂的认知。
  • 笃信圣贤常事左:对圣贤教诲的坚信,显示出诗人对传统价值的依赖。
  • 稍知治乱每忧深:对国家政治的忧虑,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
  • 人生有腹当盛酒:在人生中应当享乐,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谁遣吾侪著古今:质疑谁能让我们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体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与表现力。例如,开头的“短发萧萧”与“老日侵”形成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人生的哲学,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发:象征年华流逝,强调时光的无情。
  • 薰莸:象征道德选择的困惑,体现人生的复杂性。
  • :象征享受生活的态度,传达出一种豁达与乐观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的《遗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古典文化的珍视
    B. 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C. 对个人生活的回忆
    D. 对旅行的向往

  2. “薰莸理欲迷通义”中,薰莸代表了什么? A. 香草与野草
    B. 忠诚与邪恶
    C. 个人情感
    D. 对古诗的研究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遗编》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与社会时的不同态度与表现。刘克庄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道德的思考,而陆游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关怀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