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花生竹间,竹荒花亦瘁。
移花通狂鞭,春到两皆遂。
墙东破茅屋,排去收遗址。
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杂花与竹子交错生长的景象,竹子荒废了,花儿也渐渐凋零。移植花朵时用上了狂野的鞭子,春天来临时,两者都得到了滋养。墙东边有一间破旧的茅屋,清理后留下了遗址。此时可以拾起瓦砾,细心地留下花朵的生长之地。
注释:
- 杂花:指各种花朵,生长在竹子之间。
- 生竹间:生长在竹子之间,形容环境的交错。
- 竹荒花亦瘁:竹子荒废,花儿也随之枯萎。
- 移花通狂鞭:移植花朵时,使用了狂暴的鞭子,形容过程的激烈。
- 春到两皆遂:春天来了,花和竹子都得到了生长。
- 墙东破茅屋:墙的东边有一间破旧的茅草屋。
- 细细留花地:细心保存花朵生长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生活状态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苏辙的《葺居五首》展现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通过“杂花生竹间”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花与竹的共生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随着“竹荒花亦瘁”的描绘,诗人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此时,他通过“移花通狂鞭”暗指对自然的干预与操控,似乎在警示人们应尊重自然的规律。
接下来,诗中提到“墙东破茅屋”,不仅描绘了一种破败的景象,也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更替。诗人通过“时来拾瓦砾”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便在困境中也要细心去留存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苏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人用简单的语言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同时又不乏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杂花生竹间”:描绘自然环境中花与竹的共生。
- “竹荒花亦瘁”:反映出自然的衰败与生命的无常。
- “移花通狂鞭”:表达人为操控自然的激烈手法。
- “春到两皆遂”:春天的到来使得生命重焕生机。
- “墙东破茅屋”:描述环境的变化,暗示历史的沧桑。
- “排去收遗址”:清理遗址,寻找过去的痕迹。
- “时来拾瓦砾”:表现出积极的心态,愿意从困境中寻求希望。
- “细细留花地”:细心保留美好的事物,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移花通狂鞭”暗指对自然的操控。
- 拟人:花与竹的生长被赋予了生命的情感。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传达出一种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希望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杂花:象征生命的多样性与繁荣。
- 竹:象征坚韧与生生不息。
- 春:寓意新生与希望。
- 茅屋:代表过去的记忆与历史的痕迹。
- 瓦砾:象征生活的残酷与无奈,亦暗含重建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杂花生竹间”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花与竹的共生
- B. 花的凋零
- C. 竹的生长
- 答案:A
-
“时来拾瓦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 A. 消极无奈
- B. 积极乐观
- C. 逃避现实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墙东破茅屋”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生活的富裕
- B. 历史的沧桑
- C. 自然的美丽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和苏辙的《葺居五首》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为关注人生哲理,而苏辙则偏重于对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感悟。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