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时间: 2025-01-06 11:22:26

南方有贫士,狂怪如病风。

垢面发如葆,自污屠酒中,导我引河水,上与昆仑通。

长箭挽不尽,不中无尤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方有贫士,狂怪如病风。
垢面发如葆,自污屠酒中。
导我引河水,上与昆仑通。
长箭挽不尽,不中无尤弓。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有个穷苦的士人,仿佛精神失常,像得了病一样。
他的脸上污垢丛生,头发乱如蓬草,自己沉迷于屠宰后的酒中。
他引导我来到河边,河水与昆仑山相连。
长长的箭虽然拉不断,但若不中靶,就没有怨恨的弓。

注释:

  1. 贫士:指生活困苦的士人。
  2. 狂怪:指精神失常或行为怪异。
  3. 垢面:污垢的面容。
  4. :指蓬乱的样子。
  5. 自污:自我沉沦,沉迷于酒。
  6. 导我引河水:引导我去看河水。
  7. 昆仑:古代传说中的高山,象征着高远和神秘。
  8. 长箭挽不尽:意指长箭无法拉尽。
  9. 无尤弓:若不中靶,就不值得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涧翁,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以清新、自然、真挚的诗风著称,主张诗歌应反映真实的情感和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苏辙与友人饮酒时所作,呈现了他对贫士生活的同情与理解,反映了他对人世间孤独、无奈的感悟。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士的形象,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挣扎。全诗以“狂怪”开篇,立即将读者引入一个精神失常的状态,暗示了社会的压迫与人性的悲哀。接着,通过对贫士外貌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他生活的艰辛与自我放逐的状态,仿佛在揭示人们在困境中如何选择自我麻痹。

“导我引河水,上与昆仑通”一句,意象深远,既传达出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人们内心对高远理想的向往。然而,这种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正如“长箭挽不尽”的隐喻,虽然努力去追求,却常常无法抵达目标。最后以“不中无尤弓”结束,传达出一种命运的无常与人们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接受。

整首诗运用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注与同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方有贫士:开篇即指出了诗的主角,背景设定在南方,暗示地方特色。
  2. 狂怪如病风:描绘贫士的精神状态,似乎被环境所逼,显得异常。
  3. 垢面发如葆,自污屠酒中:细致刻画了他的外表与生活状况,表达出自我放纵的无奈。
  4. 导我引河水,上与昆仑通:引导至河水的意境,将生活困境与理想的高峰相对比。
  5. 长箭挽不尽,不中无尤弓:使用隐喻表达追求与失落,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困苦比作精神病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自污屠酒中”与“导我引河水”,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生活的对立。
  • 意象:河水与昆仑形成的对立,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贫士的人生困境,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怀与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贫士:象征社会底层人群的困境。
  2. 狂怪:代表因生活压力而失去理智的状态。
  3. 昆仑: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峰。
  4. 长箭与弓:象征人生的追求与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方的贫士被形容为什么状态?

    • A. 安详
    • B. 疯狂
    • C. 快乐
    • D. 忧愁
  2. 诗中提到的昆仑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
    • C. 生活
    • D. 亲情
  3. “长箭挽不尽”的意思是?

    • A. 能拉尽
    • B. 无法拉尽
    • C. 没有箭
    • D. 箭已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对比,苏辙的作品更侧重于社会底层的真实写照,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豪情。两者都通过饮酒表达情感,却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苏辙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与背景。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