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尊师德之出长安》

时间: 2025-01-01 11:37:03

浩浩霜风万木寒,高吟大醉出长安。

杖头一卷金丹诀,尘世何人借得看。

意思解释

送冯尊师德之出长安

原文展示:

浩浩霜风万木寒,高吟大醉出长安。杖头一卷金丹诀,尘世何人借得看。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霜风中,万树凋零,我高声吟唱,醉意朦胧地走出长安。手杖上卷着一部金丹的秘诀,这世上又有谁能借来一观呢?

注释:

  • 浩浩:形容气势宏伟、浩大。
  • 霜风:指寒冷的风,霜降时节的风。
  • 万木寒:许多树木因寒冷而凋零,象征秋冬的萧瑟。
  • 高吟:大声吟唱,表露豪情。
  • 大醉:形容醉得很深,心情愉快。
  • 杖头:手杖的顶端。
  • 金丹诀:指道教的炼丹术,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秘诀。
  • 尘世:指世俗的世界。

典故解析:

“金丹”在道教中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神秘物品,许多文人追求的理想。此外,“出长安”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阆,宋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其作品多有清新脱俗之风,常流露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赠别冯尊师德之际,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对世俗事务的超脱,反映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认同与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霜风和寒木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紧接着,诗人以豪放的吟唱表现出内心的豪情壮志,醉意中更显出一种洒脱和自由。诗中“杖头一卷金丹诀”,不仅是道教文化的体现,更隐喻了诗人对长生与超脱的追求。在结束时,诗人提出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尘世何人借得看”,让人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真正能看懂人生真谛的人有多少。整首诗通过对比萧瑟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豪情,展现了对道家思想的崇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浩浩霜风万木寒:开篇描绘寒冷的霜风和凋零的树木,暗示生离死别的悲凉。
    • 高吟大醉出长安:诗人高歌吟唱,醉意中走出长安,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
    • 杖头一卷金丹诀:象征着追求长生的理想,诗人心中珍藏的秘笈。
    • 尘世何人借得看:质疑世俗中能真正理解这些道理的人有多少,表现了对世俗的无奈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浩浩霜风”与“万木寒”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金丹诀象征着理想与追求,霜风与寒木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思考与超脱。

意象分析:

  • 霜风:象征严酷的环境与生命的脆弱。
  • 万木寒: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金丹诀:象征着追求长生与智慧的理想,是对道教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丹诀”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音乐
      • B. 道教的炼丹术
      • C. 一种饮品
    2. 诗人高吟的状态是怎样的?
      • A. 清醒
      • B. 醉意朦胧
      • C. 悲伤
    3. 诗中“尘世何人借得看”表达了什么?
      • A. 对世俗的赞美
      • B. 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酒的豪情与对世俗的超脱,但潘阆更侧重于道教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