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楼客次怀张覃进士》
时间: 2025-01-19 13:54: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说飘零亦异乡,登楼吟望益悲凉。
当时欲别言难尽,他日相逢话更长。
蝉噪水村千万树,雁过云岫两三行。
明朝策蹇还无定,空倚危栏到夕阳。
白话文翻译:
听说飘零的感觉就像身处异乡,登上楼阁遥望,心中愈发感到悲凉。那时欲言别,却难以尽诉心中情意,待到日后再相逢时,话语会更为悠长。蝉鸣声中,那水边的村庄有成千上万的树木,雁阵飞过云岫,只有两三行。明天的旅途还未决定,独自倚着高栏望向夕阳。
注释:
- 飘零: 形容凋零、离散的状态,暗含对故乡的思念。
- 异乡: 指远离故土的地方。
- 吟望: 吟诵并眺望,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 言难尽: 指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情感。
- 蝉噪: 蝉鸣之声,表现夏日的景象。
- 水村: 指水边的村庄,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景。
- 策蹇: 策马行走,蹇指马的步伐缓慢,暗示旅途的不确定性。
- 危栏: 高高的栏杆,表示登高俯瞩的情景。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是宋代的一位词人,活跃于南宋时期,因其精致的词风和深厚的情感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日,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因思念故人而产生深深的惆怅。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相聚的无常。
诗歌鉴赏:
《秋日登楼客次怀张覃进士》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以“闻说飘零亦异乡”引入,便将情绪设定在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中。随后,诗人通过“登楼吟望益悲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内心深处的悲伤。
“当时欲别言难尽,他日相逢话更长”,这两句透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情感的层次感逐渐加深。通过“蝉噪水村千万树,雁过云岫两三行”,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生动而富有画面感的秋日景象,渲染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氛围。
最后两句“明朝策蹇还无定,空倚危栏到夕阳”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途的迷茫与不安,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真切,展现了潘阆作为一位词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说飘零亦异乡: 听说飘零的感觉就像身在异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 登楼吟望益悲凉: 登高吟唱,目光远望,内心愈发感到悲凉。
- 当时欲别言难尽: 当时想要告别却难以用言语表达。
- 他日相逢话更长: 在未来的相逢中,交流的话题会更多。
- 蝉噪水村千万树: 蝉鸣声中,水边村庄的树木成千上万,描绘宁静的乡村。
- 雁过云岫两三行: 雁阵飞过,只有两三行,表现出秋天的孤寂。
- 明朝策蹇还无定: 明天的旅途仍未决定,暗示未来的不确定性。
- 空倚危栏到夕阳: 只有独自倚靠在高栏上,望向夕阳,表达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飘零”比作异乡的感觉,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拟人: “蝉噪”中赋予蝉以声音的特点,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雁过云岫,两三行”,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深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人们在离愁别绪中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日: 象征着收获与凋零,暗示人生的无常。
- 楼阁: 代表着高远与孤独的心境。
- 蝉鸣: 代表着夏天的声音,传达一种时光流逝的感受。
- 水村: 体现出宁静的田园生活,与离别的情感形成对比。
- 夕阳: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增添了诗的忧伤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飘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害怕
-
“他日相逢话更长”中的“更长”指的是:
- A. 时间
- B. 话题
- C. 距离
- D. 人数
-
诗中的“雁过云岫”意象象征着:
- A. 收获
- B. 孤独
- C. 雨季
- D. 春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中同样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更为豪放。
- 杜甫《登高》: 以登高的视角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潘阆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汇编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解读与欣赏指南
- 《诗经与古诗词》:探讨古代诗词中的情感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