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甲垂垂白露姿,
薜萝墙下最堪宜。
不教鹦鹉呼肥婢,
肯与莲花作侍儿。
几处闭门秋雨后,
何人立月晚香时。
愁肠欲断非关汝,
续命无烦叶底丝。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海棠花在白露时节显得格外娇美,
在爬满薜萝的墙边最为宜人。
不让鹦鹉叫唤着那肥胖的侍女,
宁愿让莲花做我的侍女。
几处关上门窗,秋雨过后,
何人会在夜晚的月光下淡淡享受花香?
我这愁苦的心肠不是因为你,
续命之事也无须在叶底的丝线上烦恼。
注释:
- 红甲: 指海棠花,因其花瓣颜色鲜红如甲而得名。
- 垂垂: 形容花朵的姿态优美,垂下的样子。
- 白露: 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天气渐凉,露水增多的时节。
- 薜萝: 一种常见的植物,常用作装饰,寓意隐秘情感。
- 鹦鹉: 这里用作比喻,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莲花: 象征纯洁与高雅,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
- 愁肠: 表示内心的忧愁与苦闷。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海棠、莲花、鹦鹉等意象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代表了爱情、生活的美好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僧鉴,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自然的敏感而著称。其作品多以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为主,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秋海棠》创作于清代的秋季,正值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时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愁苦的交织。
诗歌鉴赏:
《秋海棠》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开头两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海棠的娇美与环境的宜人,瞬间抓住了读者的目光。而后两句则转向对生活的思考,诗人不愿意让鹦鹉打扰自己的宁静,宁愿与莲花为伴,显示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更进一步探讨了情感与孤独的主题。秋雨过后,关上门窗,独自享受孤寂的氛围,月下的香气似乎带来了更多思考。最后,诗人表明了自己的愁苦并非因他人而起,这种孤独感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自然意象,表现了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孤独的交融,给人以深刻的触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甲垂垂白露姿: 海棠花在白露时节的娇美,展现出秋天特有的风韵。
- 薜萝墙下最堪宜: 诗人对环境的细致描写,意在表达对于宁静美好的生活向往。
- 不教鹦鹉呼肥婢: 诗人拒绝外界的喧嚣与打扰,渴望内心的宁静。
- 肯与莲花作侍儿: 选择与自然为伴,莲花象征的纯洁和高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追求。
- 几处闭门秋雨后: 秋雨带来的寂静与思考,秋天的氛围愈发浓厚。
- 何人立月晚香时: 对于孤独感的描写,暗示了无人在身边分享美好时刻。
- 愁肠欲断非关汝: 强调内心的愁苦与他人无关,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续命无烦叶底丝: 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似乎在反思生命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海棠花”比喻生活的美好。
- 拟人: 通过“鹦鹉”和“莲花”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 例如“不教鹦鹉呼肥婢,肯与莲花作侍儿”,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宁静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 象征美好与爱情。
- 莲花: 代表纯洁、高雅与宁静。
- 秋雨: 传达孤独与思考的氛围。
- 月: 代表孤独的陪伴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秋海棠》的作者是谁?
- A. 僧鉴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白露”是指什么?
- A. 二十四节气之一
- B. 一种花
- C. 一种饮料
- D. 一种天气现象
-
诗中不让谁呼叫?
- A. 燕子
- B. 鹦鹉
- C. 麻雀
- D. 鸽子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现了类似的孤独与思考。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夜晚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僧鉴的《秋海棠》可进行比较,前者表现了对国家的忧愁,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