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东武会流怀亭》
时间: 2025-01-19 13:2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东武会流怀亭
苏轼 〔宋代〕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
风雨外,无多日。
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白话文翻译:
在东武南城,新筑的堤岸上涟漪初生。
隐约可见高高的树林,红花与碧水交融。
枝头的残花已经被风吹尽,不如和你一起去江边寻找春天。
问前方还有多少春光,恐怕只剩三分之一了。
官场的事务,何时才能结束?
风雨过后,日子不多了。
我们一起泛舟在曲水之上,满城的人都争着出来。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兰亭修禊的事吗?当时坐在那里的都是豪杰之士。
如今修竹满山阴影,留下的只是空荡的痕迹。
注释:
- 东武南城:指东武地区的南城,表明地理位置。
- 涟漪:水面因风或物体引起的波纹。
- 隐隐:模糊可见,形容景物。
- 卧红堆碧:指花红与水绿交相辉映的景象。
- 兰亭修禊:指的是王羲之在兰亭举办的修禊盛会,著名的文学聚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风格兼具豪放与婉约,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官场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苏轼的抒情佳作,诗中通过描绘东武南城的春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篇描绘了初春水面涟漪与高阜树林的景象,色彩鲜明,意境优美,展现了自然的生机。接着,诗人发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感到时光的流逝如白驹过隙,剩下的春光寥寥无几,映射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无奈。
对兰亭修禊的回忆,则是诗人对昔日豪情的追思,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给人以深思。苏轼通过对比与回忆,传达了他在官场与人际关系中的失落,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与哲理思考,展示了苏轼作为文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描绘了新建堤岸上,春水初生的美丽景象。
-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形象展现了森林与水面的和谐美。
-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表达了对已逝春花的惋惜,愿与友人一同去寻找春天。
-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感叹春天已逝,剩余的春光已非常有限。
- 官里事,何时毕:表达对官场事务的无奈与不满。
- 风雨外,无多日:暗示时光不多,人生短暂。
- 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描述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情景。
-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提到兰亭聚会,引发对往日风光的怀念。
-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强调过去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空旷的遗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珍贵的时光,暗示其短暂。
- 对仗: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的花与水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短暂与流逝,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涟漪:象征着生命的起伏与变化。
- 残花:代表着时光易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 兰亭:象征着文化的盛宴与人际的交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满江红》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兰亭”指的是什么?
- A. 一处名胜
- B. 王羲之的聚会
- C. 一种植物
-
诗人对官场事务的态度是?
- A. 满意
- B. 无奈
- C. 忽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满江红》与李白的《将进酒》同为表达对人生短暂与美好时光的珍惜,但苏轼更侧重于对过往的回忆,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对未来的期盼。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