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
时间: 2025-01-14 23:55:41意思解释
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桑麻已零落,藻荇复消沉。
园宅在人境,岁时伤我心。
强穿南埭路,遥望北山岑。
欲与道人语,跨鞍聊一寻。
白话文翻译:
桑树和麻地已经凋零,水藻和浮萍又重新沉没。
园子和住宅在尘世之中,岁月的变迁让我心伤。
我勉强骑马穿过南埭的小路,遥望北山的高峻。
想与道人交谈,跨上马背聊一聊。
注释:
- 桑麻:桑树和麻,指农田的作物,象征着乡村的生活。
- 藻荇:水中的藻类和浮萍,暗示水边的景象。
- 岁时:指季节的变迁,常常使人感到伤感。
- 南埭路:南边的小路,可能指通往某个地方的路径。
- 北山岑:北边的山,形容高耸入云的山峰。
- 道人:指修道之人,常与道教有关。
典故解析:
在古代诗词中,常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叹。诗人通过对桑麻、藻荇等自然物象的描写,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道家思想中,道人通常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诗人想与道人交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洒脱著称,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及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与齐道人游西庄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索。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常常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与道人的交往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以“桑麻已零落”引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无奈;而“藻荇复消沉”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变化与自我的无力感。接着,诗人对“园宅在人境”的描述,反映出生活环境的庸俗和世俗的困扰,让人感到心灵的疲惫。最后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与道人交流的渴望,体现出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桑麻已零落”:描绘了秋冬时节作物凋零的景象,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藻荇复消沉”:水中的植物沉没,暗示生活的无常和失落。
- “园宅在人境”:指人居住的环境,强调世俗的困扰。
- “岁时伤我心”: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到伤感与无奈。
- “强穿南埭路”:勉强的穿行,表现出对生活的挣扎。
- “遥望北山岑”:向往高远的理想,象征追求。
- “欲与道人语”:渴望交流,寻找精神的寄托。
- “跨鞍聊一寻”:骑马出行,象征追求理想和内心的寻觅。
-
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思考。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桑麻:象征着乡村生活和年华的流逝。
- 藻荇:代表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北山:象征理想和追求的高远。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桑麻”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农作物
- C. 一种树木
-
诗人想与谁交谈?
- A. 朋友
- B. 道人
- C. 家人
-
诗中描绘的景象给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伤感
- C. 兴奋
-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维的《山居秋暝》等,都是表现对自然和人生思考的诗作。
-
诗词对比:可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自然景象的不同描绘手法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词的收录和解读。
- 《苏轼传》:详细介绍苏轼的生平与创作背景。